溫菲,是方大集團萍安鋼鐵的一名員工,全國勞動模范,連續當選第十三屆和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2023年全國兩會前夕和兩會期間,溫菲作為一名基層代表,他的履職情況和所提建議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接受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光明日報、新京報、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江西日報、江西電視臺、萍鄉日報、萍鄉電視臺等國家級和省、市級重要媒體采訪。關于他的多篇報道還在學習強國、新浪、網易、鳳凰網等媒體平臺轉發,產生廣泛社會影響。
“人民代表來自人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溫菲介紹了自己的履職情況。溫菲每年工作之余就是去走訪,傾聽群眾的聲音,收集民情民意。在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5年時間里,他一共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了37件建議。同時,他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和本職崗位,講述了企業的巨變。近幾年,萍安鋼鐵投入10多億元,持續進行環保提標改造,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企業廢水經過深度處理,可以達到飲用水標準。去年最后一臺燒結機的煙氣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已經投入運行,燒結工序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達到國家超低排放要求。廠區還種植了各類樹木上萬棵,建起了生態園,飼養了觀賞動物,企業環境形象煥然一新。萍安鋼鐵成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已接待游客達1.6萬余人次。
“環保既關乎企業發展,也涉及民生,更關系未來。”溫菲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的《關于加大低碳技術研發與推廣力度 助力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引起了多家媒體記者的關注。
3月13日人民日報《兩會特刊》刊登了對溫菲的采訪。“綠色低碳發展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中之重,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正在開展具體行動。”溫菲認為,鋼鐵行業走向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是低碳技術進步,核心是技術創新、技術突破和技術推廣。他表示,應加大低碳技術研發力度,推進鋼鐵工業更好地節能降碳。優化用能效率,提高鋼鐵企業自發電量。在低碳冶煉等方面研發新技術,真正做到協同減污降碳。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溫菲介紹了2022年萍安鋼鐵在綠色低碳發展上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2022年,企業新建的50MW發電機組提前投入運行;在利用余壓、余熱、煤氣進行發電的基礎上,探索利用新能源發電,實現光伏發電零的突破;廠內清潔運輸項目投入資金1.2億元,購置的153臺新能源車輛和國六標準排放車輛,新建的23臺環保充電樁全部到位,企業邁入內部汽車運輸“零碳”時代……
在3月9日光明日報刊登的《代表委員議國是》中,溫菲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議加大低碳技術研發力度,推進鋼鐵工業更好地節能降碳。
在新京報直播間,溫菲與另外3位人大代表一起暢談了“雙碳”目標下技術創新和人才如何先行。溫菲表示,希望由國家總體推進,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加大低碳技術研發力度。2023年鋼鐵行業要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節能降碳,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
在接受江西日報、江西工人報等媒體記者采訪時,溫菲結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談了自己的感受,表示,作為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基層產業工人代表,更加堅定了繼續深耕實體經濟,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自己將及時把今年的全國兩會精神帶回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僅要繼續發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更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全國兩會精神,用自己的技術本領助力企業實現穩生產、穩發展,推動傳統鋼鐵工業發展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轉型,希望我國鋼鐵行業早日全面邁入低碳生產時代。
今年溫菲一共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了16條建議,涉及經濟發展、環保、農業、民航、教育等方面。(李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