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小燕
在建龍集團撫順新鋼鐵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因為共同的興趣聚集到一起,他們利用業余時間開展計量傳感領域的研究,他們就是“計量傳感聯盟”。日前,《中國冶金報》記者走近他們,進一步感受“計量傳感聯盟”成員們的工作。
曹明——“拍一下”拍出專長
曹明,原來是撫順新鋼鐵煉鋼廠的一名員工。雖然他有著人高馬大的形象,但也有著一顆細膩的愛鉆研之心。據了解,曹明利用業余時間苦修計算機相關知識。為改變生產過程中人工收集數據的工作方式,曹明成功研制出了“拍一下”功能,取代了傳統的數據傳遞模式。
今年,為了使“拍一下”更加方便操作,提升穩定性,曹明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很快,與精細化管理平臺銜接更加緊密的“拍一下plus”(拍一下基礎上的新加功能)也成功上線。
此外,今年上半年,曹明還牽頭完成了安全(煤氣、火情)監護系統、超聲物位儀、坯料稱重及自動識別裝置和轉爐區域檢斤檢驗信息傳遞等項目。
現在,曹明已經成為一名網絡工程師,在新的平臺上有更多的機會發揮其專業特長,期待這位新鋼鐵“巨人”在計量傳感工作中繼續發光發熱。
陳其恒——給高爐冷卻水測溫
高爐冷卻壁循環水的溫度,直接反映了高爐的爐體侵蝕情況。為了更加精準檢測循環水水溫并減輕看水工的工作負擔,撫順新鋼鐵軋鋼廠工作人員陳其恒和制造管理部工作人員楊亞男承擔起了自動監測監控循環水溫的工作,輔助判斷爐壁狀態。他們一個負責硬件安裝,一個負責軟件調試,互相配合完成工作。
通過近半年不間斷的試驗、連接、測試,在今年4月份,陳其恒和楊亞男完成4組共24個點位的高爐冷卻水溫監控部署,在提高測量精度并做到實時監測的同時,每班可節約看水工上下爐臺的時間近2個小時。
張金寶——使煤氣報警實現Zigbee傳輸
撫順新鋼鐵制造管理部的張金寶對于無線數據傳輸特別感興趣,也樂于鉆研和嘗試一些網絡設備相關技術。他在儀表設備維護工作的基礎上,與同單位的吳迪一道嘗試在1號高爐區域煤氣報警器進行Zigbee(低速短距離傳輸無線網上協議)數據短距離傳輸試驗,并且最終獲得了成功,為今后該項技術的應用積累了經驗。
今年上半年,張金寶和曹明配合,圓滿完成了廠區內煤氣報警器數據采集工作,為實現安全監護,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羅密——智慧點檢提前感知
撫順新鋼鐵煉鋼廠羅密將傳感器研究與工作實際相結合,重點攻關關鍵設備的狀態監控。通過實時檢測設備振動值、溫度、轉矩、電流,觀察這些數據的變化趨勢,從而判斷設備運行狀態,并力爭通過科學計算模型,實現劣化預警,提前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減少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停流停機等事故。目前,溫度、振動、電流傳感器已經部署完畢,羅密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工作。
楊亞男——我在新鋼鐵學Python
作為傳感工作室的美少女戰士,制造管理部的楊亞男給人的印象就是學習東西特別“鉆”。
進入工作室以后,楊亞男被安排從事軟件方面的工作,跟著曹明學習Python(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程序開發。她利用自動化專業的優勢,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并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勤學苦練,圓滿完成了高爐水溫程序的調試工作。楊亞男詮釋了撫順新鋼鐵的大學生員工如何實現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
張少佳——“開上”心愛的無人車
問起最近撫順新鋼鐵哪個項目最“拉風”,恐怕非無人車莫屬。身為車長的張少佳,一直在研究利用無人車完成從現場到實驗室的取送樣工作。正在試驗階段的無人車已具備建圖導航和定位循跡的功能,但做事精益求精的張少佳覺得完成這些還是不夠,目前正在推進定制版的無人車2.0,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雕刻小隊——激光“武器”不在話下
撫順新鋼鐵軋鋼廠的馬亮、陳其恒和張少佳組成的雕刻小隊,在研究操作掛牌板刻字上可謂下了一番功夫。雕刻小隊的成員們自己收拾工作間,自己安裝設備,自己調試軟件,自己設計排煙通道,他們利用激光雕刻機,圓滿完成了首批66個操作掛牌版的制作并交付該軋鋼廠高線作業區。掛牌從1號卡斷剪到吐絲機,實現整個軋制流程全覆蓋,只要發現設備異常,就將對應設備牌翻面,直到異常消除,設備操作牌恢復放置。這既提高了勞動效率,又能預防員工誤操作造成的傷害。
撫順新鋼鐵成立計量傳感工作室,既為“傳感技術”研發提供人才技術儲備,又是全員參與數字化轉型的一種新的嘗試。此舉不僅為員工提供了研究場地、培訓資源和各類設備,而且鼓勵員工通過學習與研究,逐步成長為專業人才,與企業共成長。
《中國冶金報》(2020年09月08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