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方大九鋼利用信息化建設推動企業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方大九鋼以打造信息化、智能化工廠為目標,著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以辦公軟件烽火臺和生產管控MES系統為主體,全面打通信息化及自動化系統數據接口集成,打造辦公管理、生產經營兩大平臺,讓企業辦公更便捷高效,讓生產組織更安全智能,企業逐步形成了具有九鋼特色的、較完整的兩化融合體系,自動化、信息化的廣泛應用為企業改造傳統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增強持續盈利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便捷辦公更高效
請假、用餐、洗衣、車輛出入……方大九鋼便捷化的辦公信息服務遍布員工“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近期投入運行的食堂成本管理系統正是提升辦公效率的典型之一。
“近期,我們信息中心對公司食堂成本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升級,通過對食堂各類統計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后,基于大數據平臺進行功能開發,提升了食堂出入庫成本收支數據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該公司自動化部信息中心周佳說道。
據悉,該公司食堂出入庫管控物資品種繁多,食堂部分統計報表仍然采用手工統計,不僅過程繁瑣復雜、工作量大,且易因人為失誤導致數據出錯。針對上述情況,技術人員與食堂管理人員充分調研,經過多次系統程序修改、測試,實現了公司現有三個食堂成本收支數據在系統內生成明細匯總報表這一功能。系統升級后,食堂操作人員只需點擊“一鍵查詢”操作,即可獲取食堂成本支出、收入明細、采購驗收入庫的統計數據。
“我們之前在對食堂各類數據統計工作時都需要人工統計,在輸入到系統內,較為麻煩,而且出錯率高、工作效率低,現在通過對食堂成本管理系統優化升級,我們工作起來方便多了,而且數據的精準性也得到了提高。“該公司一食堂后勤核算工晏學英高興地說。
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該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還應用了人臉識別考勤系統,引進了防人員接觸、識別率高的人臉識別考勤機,在疫情防控到位的情況下提高公司考勤智能化水平,讓員工考勤更安全、便利,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該人臉識別考勤系統主要分為人臉檢測、特征提取和人臉識別三個過程,具有自然性、識別率高等優勢,全廠區范圍內共安裝人臉識別考勤系統37處,實現廠區全覆蓋。
“新設備的投入,進一步深化了信息化的應用,杜絕了考勤中弄虛作假行為,推動了考勤管理自動化水平邁上新臺階。”該公司自動化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邱海說道。
食堂成本管理系統優化升級、考勤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只是當前企業便捷辦公的小小縮影。僅2020年,方大九鋼就在企業大數據平臺上新開發了多個系統采集接口,新增了特種作業人員臺賬、UPS數據監控、車輛定位跟蹤數據分析、人力資源大數據分析、計量數據分析等各類大數據分析系統,使各級辦公管理更加迅速、便捷。
鋼城生產更智能
“我們打造‘智能’工廠,從提升自動化程度開始,企業通過立足本身,不斷加強自動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企業新型工業能力,營造出了更安全、更智能的發展環境。”負責該公司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信息中心主任曾靜表示,“自動化建設”與“智能制造”的深入融合,已成為方大九鋼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
在傳統工業設備設施的基礎上,該公司立足本身,不斷加大自動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強化自動化建設力度,先后自主研發、應用了高線主體設備實時在線監測系統、CO報警器數據監控改造升級等提升自動化水平的項目,有效提升了企業新型工業能力,營造出更安全、更便捷的發展環境。以高線主體設備實時在線監測系統為例,此前,該公司軋鋼廠高線主體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監控一直采用人工監測,不但勞動強度大,且部分設備的隱患不能及時發現造成設備故障影響生產。為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應用水平,該公司建立了高線主體設備實時在線監測系統,滿足診斷設備各種轉子類故障及提供故障診斷的相關要求,使設備點檢人員可通過電腦、手機App的方式24小時遠程智能監測設備狀態,進一步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生產效率。而一氧化碳報警器數據監控改造升級則讓煤氣區域工作的員工身邊多了一位“智能安全員”,該公司1080汽動鼓風站區域有9套一氧化碳報警器,各測點匯總在一套現場報警裝置上,該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在該站的能源PLC系統上增加模塊后,將一氧化碳報警器各測點接入到PLC系統上,實現數據集中監控、歷史數據查詢、一氧化碳濃度超標聲光報警功能。監屏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了解現場的煤氣濃度,為現場維護人員的安全上了“雙保險”。
以上智能安全、生產系統應用成果在方大九鋼隨處可見。如該公司遠程計量系統的應用使10余個分散的計量磅點實現集中管控,讓人力資源配置更優,計量數據傳遞更快;集中供水系統在該公司供水大廳落地生根,讓員工從現場繁重的水位監測中解脫;鐵路無人值守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成功將傳統的有人值守改變為“遠程可視可控無人值守”,讓鐵路道口安全級別倍數增加等…一系列信息化與生產工藝相融合,使方大九鋼逐步向科學、高效智能管控和生產組織邁進。
僅2020年1-11月份,方大九鋼實施大數據監管平臺、內倒運車輛自動過磅等信息化和自動化攻關項目17項,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智能水平。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也帶來了企業經濟效益的飛速提升,鋼城生產裝上了“智慧大腦”,智能制造成為企業發展的“助力器”和“加油站”,2020年1-11月份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1.61 億元,噸鋼材盈利持續位居全國前進方陣,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吳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