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通訊員陳立新 通訊員王中東 王碧濤)2007年,中國寶武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干熄焦發電機組投入運行,開啟余能發電之旅;此后,燒結余熱發電、低壓飽和蒸汽發電、干熄焦發電也正式投入運行。今年初以來,韶鋼余能發電達到40多億千瓦時,將昔日放散掉的熱能充分利用,收到節能減排、降耗的效果。
韶鋼余能發電是利用風機回收干熄焦、燒結礦熱量、煉鋼飽和蒸汽進余熱鍋爐,對除鹽水進行加熱,產生過熱蒸汽沖轉汽輪機做功,將熱能轉變為電能,通過變電開關站分配到各生產工序。韶鋼自發電占比在65%左右,其中余能發電約占自發電量的1/3。
2007年,韶鋼年發電量約1億千瓦時;2011年,燒結余熱發電運行后,達1.8億千瓦時,實現翻番增長;2013年增加低壓飽和蒸汽發電,2015年新干熄焦發電投入運行,2017年余能發電量創歷史新高,達4.6億千瓦時。目前,韶鋼余能發電總容量達82兆瓦,其中燒結噸礦發電量月度最高水平達到17.9千瓦時/噸,處于全國同行業同工藝領先水平,今年1月份至5月份為16.4千瓦時/噸,明顯優于去年。
韶鋼余能發電與能環部余能作業區加強基礎管理工作,主要抓好以下環節:
一抓關鍵指標。總發電量、噸焦發電量、噸礦發電量、設備同步率、能介管控是該作業區五大指標,其中主體設備與上工序同步率是重要指標,為此,余能作業區提前做好工作,與上工序溝通協同,共享生產信息。
二抓設備升級改造。該作業區提升發電設備效率,其中對5臺余能汽輪機發電機組開展凝汽器除垢超聲波改造,提高機組凝汽器熱交換效率,降低真空度提升發電效率,每發一度電,可降低汽耗0.2公斤;增加一套減溫、減壓裝置,可回收在機組檢修和燒結礦溫度低時產生的蒸汽,供應到公司低壓蒸汽管網,改變了過去低溫時不能回收蒸汽的狀況,保證公司蒸汽管網平衡。
三抓管理改善優化。該作業區按照效率優先原則,摸索出效率低的機組優先供汽,效率高的機組優先發電管理思路,同時通過調整機組負荷,負荷高的機組優先通過抽汽進行供汽,減溫、減壓供汽裝置作為供汽調節系統,保證了余能發電機組供汽效率,既滿足蒸汽管網平衡,又能增加發電量。
四抓集控培訓。該作業區落實公司大培訓、大學習、大比武活動精神,提升員工技能水平,計劃分16期進行培訓,目前已完成8期培訓,開展理論學習、崗位穿插實操培訓,為余能集控做好人員儲備和技能儲備,同時余能作業區也抽調骨干赴湘鋼對標學習,為下一步更好地開展工作做準備。
《中國冶金報》(2019年07月04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