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積極投入智慧制造,于去年底在管控中心大樓建立了環保綜合監控“駕駛艙”。該公司克服疫情影響,在今年7月份,項目才通過設備調試,成功將各個系統的廢氣、廢水、空氣質量、環保設施工藝信號等在線數據在“駕駛艙”的GIS地圖上標注和顯示,對整個廠區的環保指標進行全方位地在線監控,成為該公司藍天上的“天眼”。
在組織藍天保衛戰的過程中,該公司近3年來一直存在環保監測難度——內部各個工序的超標無組織排放問題難以杜絕,外部個別違法企業偷倒超標液體事件時有發生。為了將監測環節提升一個檔次,該公司積極引進了智慧制造——建立環保綜合監控“駕駛艙”,實行整個廠區的環保在線監測,并設計空氣質量分析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情況分析畫面,發揮了在線數據超標報警和預警功能。任何部位出現水、煙、氣和空氣中的固體顆粒的超標排放,相關指標和畫面立即進入“天眼”,一個都逃不掉。
為了提升環保管理效率,該公司在廠區9個主要無組織排放點設置視頻攝像頭,將畫面和數據接入監控平臺后,一旦廠區出現無組織排放異常信息和在線數據超標信息,系統像“發電報”一樣向兩路“傳信”:一路直接通過短信平臺推送至責任單位領導的智慧平臺上,敦促責任單位領導快速采取措施;一路傳至青山區政府環保部門的在線監測系統,加快政府部門對企業超標問題的評估與處置效率。
該公司的環保“天眼”通過在線監控和趨勢分析,實現了超標數據和異常排放的預警,實現了環保信息化管理系統從事后監管向事前環境風險預警、環境風險防控延伸,引領精準治污,約束、管控各個系統的達標排放。今年,該項目在中國寶武綠色發展與智慧制造現場會上進行了展示,得到參會人員的一片贊譽。 (鄒漢平)
《中國冶金報》(2020年09月1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