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小燕)3月10日,建龍集團發布《鋼鐵板塊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下稱《路線圖》),明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具體路徑。
《路線圖》提出,到2025年,碳排放總量將達到峰值;2033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25%;2060年實現碳中和。建龍集團將圍繞“成為全球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的一流供應商”和“成為全球綠色低碳冶金技術的提供者和引領者”兩大目標,通過六大路徑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一要推進工藝提升、流程優化,持續推進源頭減碳。通過提升球團使用比例,提高入爐品位,穩定原燃料質量;實施高爐富氫噴吹,降低燃料碳氫比;加強廢鋼資源布局,提高廢鋼使用比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工藝;加快設備升級,提升直接軋制產能比例,實現鋼鑄軋緊湊化生產。
二要推進前沿技術創新應用,加強科技創新引領。研發突破CISP(非高爐氫基熔融還原項目)氫冶金工藝,實現綠氫熔融還原冶煉;加強礦物工藝學研究及技術攻關,提高鐵精礦品位;攻克思山嶺鐵礦超深、超大規模綠色智能開采關鍵性、根本性技術難題,實現礦山綠色開采;加快研究氫基豎爐直接還原技術,突破生物質制氫利用技術,有序發展氫基豎爐+電爐短流程煉鋼;加強碳捕集利用項目示范建設,協同突破低成本、高附加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術。
三要推進產品綠色低碳轉型。開發高強度、耐腐蝕、長壽命、近終形、可循環利用鋼材,實現全生命周期減碳。
四要推進用能結構優化,強化能源梯級利用和優化配置。全面回收余熱余能資源,全流程使用高效節能設備,實現能源極致高效利用;做好窯爐智能燃燒管控及鐵—鋼、鋼—軋界面銜接,全面強化數字化節能管理;加快清潔能源發電和儲能布局,建設智能微電網,推進能源結構轉型。
五要推進綠色物流系統升級,建設數字物流。發揮東北、西北及遠東地區礦山資源優勢,加強煤、鐵、廢鋼等資源本地化供應,縮短原料及產品運輸半徑;提高鐵路運輸比例,提升綠電—新能源車使用比例,減少運輸過程中的化石燃料消耗;推進智慧物流倉儲管控平臺建設,提高物流系統運轉效率。
六要推進資源能源循環利用,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建設低碳園區。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促進與建材等行業協同減碳;深度利用低品位余熱資源,為園區及城市供暖,協同社會降碳;消納汽車、建材等產業及城市固廢,利用城市中水,促進“無廢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