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通訊員 劉雙媛 報道
3月23日,河鋼唐鋼市場部長城大客戶經理陳波細致周到的供貨方案贏得客戶“芳心”,中標長城AC01項目;4月13日,河鋼邯鋼汽車家電板事業部客戶經理弓習峰接到格力致謝電話,他們在10天內向客戶交付了急需的400噸DX53D+Z鍍鋅板產品,化解了客戶的斷料危機;5月6日,河鋼礦業為客戶生產的33.3%超高品位磷精粉,按時交付,客戶當即追加500噸磷精粉訂單……這一組來自客戶的點贊,映襯著河鋼廣大干部職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奮進足音。
近段時間,河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主動擔當、周密安排、細化落實,以堅定決心和高昂斗志,從嚴從緊、從細從實抓好疫情防控,全力確保供應鏈安全穩定。
逆向而行、爭分奪秒 全力打贏保障生產穩定順行攻堅戰
3月19日凌晨,一場大雪覆蓋河北唐山。河鋼唐鋼新區煉鐵事業部燒結作業區丁班班長白雙強,駕車行駛在空曠的馬路上,他要趕在城市封控管理前回到自己的崗位。此時,河鋼唐鋼高強汽車板有限公司鍍鋅作業區的38名職工下班后自動駐廠,抓緊時間進行人員崗位重新配置。
逆向而行、爭分奪秒,是河鋼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與時間賽跑、與疫情競速的生動定格。
今年3月份,河北疫情形勢嚴峻,河鋼旗下很多子(分)公司屬地實施了不同程度的疫情管控措施。面對復雜形勢,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提出:“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確定的‘動態清零’總方針,堅定不移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站在講政治高度毫不放松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供應鏈安全,確保實現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
河鋼各單位一方面將疫情防控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從嚴從緊、從細從實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封控管理、核酸檢測等各項防控工作,確保職工安全;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實際制訂針對性舉措,確保供應鏈安全。
河鋼唐鋼第一時間從常態化疫情防控轉入應急處置狀態,迅速設立2個調度指揮中心,劃分4個區域、6個專業小組,按照分工落實應急處置措施;河鋼邯鋼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責任到人,細化分解,不斷提高工作站位和工作標準;河鋼宣鋼多方聯動,統籌安排,全方位協調抓好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和轉型發展工作,保證生產經營穩定和轉型建設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河鋼承鋼出臺廠區網格化精準管控措施,快速落實應急裝備和物資,堅決做到思想認識、防控機制、人員管控、后勤保障、日常管理“五到位”;河鋼礦業堅持日調度、日督導、日檢查、日落實,咬定既定生產目標不放松,搶抓市場窗口期,確保完成生產任務……
一系列舉措,加速落地,有力有序。河鋼廣大干部職工不畏困難、眾志成城,以戰斗的姿態和必勝的信心,投入到保障生產穩定順行的戰斗中。
3月19日凌晨,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唐山按下了“暫停鍵”,河鋼唐鋼的生產和管理也處于嚴峻的考驗之中。
當河鋼唐鋼佳華煤化工公司煉焦車間丁班值班工段長何軍接到“全面進入應急狀態,廠區封控管理”的指示時,煉焦車間在崗職工僅49人,何時能有人接替還未可知。這意味著1個班要完成原本4個班200人的任務。
“全力以赴保生產!”何軍堅定地說。為了最大限度實現人力資源可持續性,作業區實行了崗位內3名職工輪流休息制度,吃在崗位上、住在崗位上,成為封控期間職工最真實的寫照。
“我們一班49名職工仿佛長出了‘三頭六臂’,連續奮戰了84小時,幾乎每個人24小時只睡不到2小時。有的人困了就到外面吹吹涼風,有的人掐大腿提神,有的人喝濃茶解困。”何軍說。
巨大的挑戰面前,河鋼人用實際行動標注了鋼鐵人的精神坐標,再一次彰顯了河鋼這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鐵軍”本色。鋼城大地上,奏響了迎難而上、全力以赴的戰斗最強音。
創新優化管理 生產更有序、服務更高效
2050產線是河鋼唐鋼新區的標桿產線,諸多汽車、核電用鋼等高端品種鋼都從這里“誕生”。在人員短缺的特殊時期,該產線在依靠先進生產工藝和高端技術設備的基礎上,根據生產狀況,靈活調整駐廠職工班次安排,合理調整生產節奏。4月份,該產線產量達到47.19萬噸,比去年同期多出3.3萬噸。4月下旬以來,河鋼唐鋼鐵、鋼日均產量均創搬遷投產以來的新高。
河鋼邯鋼邯寶冷軋廠酸軋車間以“快”著稱,高強的生產節奏要求操作人員必須全程精心盯守產線。為了解決人員緊張問題,該產線由原來的“四班三運轉”變成“三班兩運轉”,車間主任、技術人員全部補充到產線上跟班作業,確保工序銜接。4月19日,該車間日產量達到8790噸,打破了日產紀錄。
這只是河鋼各單位通過創新管理模式,建立疫情之下常態化生產組織模式的一個縮影。
鋼鐵企業是長流程生產,保障供應鏈安全尤為重要。河鋼各單位打破常規,優化生產組織模式,發揮現有崗位人員最大效能,動態調整班組人員配備,實現職工崗位技能“對號入座”;靈活營銷管理,針對客戶需求,聯合生產、技術和物流部門細化制訂保障方案;結合市場變化,調整資源配置區域,根據受疫情影響程度確定區域投放量。
常態化保供保產模式加速建立,也為推進以技術升級帶動“降成本、提售價”兩大核心工作提供了堅實基礎。
河鋼唐鋼加快推進鍍層黑點等攻關工作,由“鍍鋅作業區+點檢作業區+生產技術室”人員組成鍍鋅作業區保產小分隊,加強重點工藝跟蹤,提升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河鋼邯鋼成立優化合金配比降本攻關小組,圍繞使用低碳錳鐵替代電解錳鐵展開技術攻關,優化耐磨鋼NM400鋼中低碳錳鐵與電解錳鐵配比,有效降低了噸鋼成本。
生產有條不紊,技術升級不斷推進,一個又一個好消息接踵而至:第一季度,河鋼唐鋼“接單”汽車用鋅鋁鎂產品3933噸,月均訂單量較去年平均水平提升12%;河鋼邯鋼新開發汽車主機廠直供客戶11家,高品質汽車用鋼供應量達14萬噸,同比提升8.5%;河鋼衡板高端產品訂單占比同比提升49%,噸鋼產品創效能力同比提升44%……
與此同時,河鋼各單位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優勢,確保生產有序、服務高效。
河鋼唐鋼新區借助強大的智能化系統,每天物料運輸2600車次、共8萬噸,全程實現了“點對點無接觸”的閉環管理和精準調度;河鋼邯鋼品質管理部通過搭建“云”平臺,高質量完成非現場質量審核;河鋼衡板改變傳統模式,與客戶每日“云對接”,將產線跟蹤改為了“視頻連線”……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保障生產、服務客戶的新選擇。
5月3日,河鋼承鋼在線遠程為遼寧某礦山企業智能破碎系統進行技術優化,升級后的系統幫助客戶不用人工干預就能一次性完全達到粒度要求,為客戶提高附加值創造了條件。“在疫情管控的特殊時期,你們幫助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河鋼人,值得信賴!”該客戶由衷地說。
打通物流瓶頸 為生產提供強力支撐
疫情管控以來,河鋼唐鋼生產制造部副部長史國亮“壓力山大”:道路交通管制,部分物料庫存量不足1周生產需求,原料入場和成品發運方面面臨嚴峻考驗。
與史國亮有同樣壓力的,還有河鋼礦業中關鐵礦銷售作業區作業長常宏。正值生產的黃金期和窗口期,訂單量持續增加,但通行受阻,庫存持續升高,逼停生產的壓力持續增大。
保證生產鏈順暢、提升效率的最大制約點在物流。只有打破物流瓶頸,才能實現全系統高效運轉。
河鋼各單位最大限度暢通物流通道,提高周轉效率:河鋼唐鋼加大與地方政府部門的溝通力度,派專人24小時辦理、發放物流車證,對具備通行條件的車輛進行統一調配,并在河鋼唐鋼新區礦粉疏港通道封閉時,新開辟保供運輸路徑;河鋼邯鋼建立廠內、廠外庫存預警機制,整車多個站點停裝;河鋼宣鋼加大物流運輸對接力度,千方百計保證物流大動脈順暢,針對保障生產所需原料、轉型升級項目設備及時進廠和產品外發工作制訂專屬方案;河鋼承鋼加強多方協調,優化內部物流運力組織,多種運輸方式聯動,加快產品發運速度,堅決保障物流運輸順暢;河鋼礦業根據各產線生產計劃,優化采場車輛管理,建立起健康高效的物流發運模式……
“封控管理之初,我們每天成品發運量只有幾百噸,現在發運能力已經回到了每天3000噸,保障了海爾、美的、吉利等戰略客戶的產品供應。”河鋼唐鋼物流分公司高強汽車板作業區作業長屈玉順說。
在保障原料供應、產品外發的同時,物流運輸方案不斷升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河鋼衡板是“兩頭在外”的深加工企業,4個原料廠家都集中在處于封控管理的唐山地區。河鋼衡板全面排查對比,尋求最優物流方案。
“火車運輸成本較汽運每噸增長118元,近乎翻番,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們可以借助河鋼物流從京唐港到黃驊港再汽運,水陸聯運。”經過一番討論,最終河鋼衡板確定采用水陸聯運方案。截至目前,河鋼衡板已運回熱卷10000多噸,有效保障了產線的穩定運行和訂單的高質量交付。
“我們每個人在崗位上都把工作做到最好,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困難,推動企業取得更好發展!”這是河鋼人心底最樸實的心聲和最堅定的信念。
短評
辦法總比困難多
樊三彩
當城市按下“暫停鍵”時,鋼鐵企業——
人員少,怎么辦?
時間緊,怎么辦?
客戶急,怎么辦?
物流卡,怎么辦?
……
這么多難題一擁而上,產業鏈安全問題一觸即發,抗疫保產之役艱巨異常。怎么辦?爭分奪秒辦、齊心協力辦、高效靈活辦、科技助力辦、另辟蹊徑辦……河鋼用一份“優等生”的答卷告訴我們,只要肯干想辦,辦法總比困難多。
疫情考題難解,尤其帶來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危機更是令企業“頭大”,河鋼優秀的解題思路,凸顯的是鋼鐵人因勢而謀、應勢而戰的智慧,以及“擼起袖子加油干”、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力量和信念。
當每一次新的難題降臨時,鋼鐵人總能憑借這樣的智慧與力量,將“這次怎么辦?”的躊躇猶疑化為“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勇敢實踐:當國際化難題來臨時,鋼鐵人積極擁抱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合作博弈;當化解過剩產能難題來臨時,鋼鐵人“真刀真槍”、果斷行動,推動行業面貌煥然一新;當環保高壓難題來臨時,鋼鐵人敢于投入、全面改造,邁過一道又一道關卡;當資源難題來臨時,鋼鐵人抱團出海,加快提升產業集中度,推出“基石計劃”……
未來,面對前行路上更多的困難挑戰,如疫情防控常態化、產業鏈安全、“雙碳”、產能產量“雙控”等,相信鋼鐵人的“辦法”一定能比困難多,因為我們有無數次應戰打下的堅實基礎、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由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使命感所衍生的堅實的定力和信心。
(圖片由河鋼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