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是能源資源消耗密集型產業,也是典型高碳排放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節能降碳壓力。在雙碳背景下,多地限電控排,需要電網智能化技術來幫助高耗能企業實現用電決策上的靈活調整,以順應新時代下電網智能化發展的新趨勢,促進電網建設健康穩定發展。
中冶京誠旗下北京京誠瑞達電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電網智能管控平臺已在豐南鋼鐵、石橫特鋼、臨沂鋼鐵等多個項目中得到成功推廣和應用,為千萬噸級鋼鐵企業每年節約費用約3億元,減少CO?排放約0.033噸/噸鋼,減少企業電網運維人員90%,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對進一步提升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水平意義重大,助力冶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鋼鐵企業電網存在的痛點及解決之道
針對鋼鐵企業電網的特點,首先分析理想企業電網的特征,就是要達到安全可靠、節能低碳、智能高效的目標。但是目前鋼鐵企業電網卻普遍存在著諸多痛點,最關鍵的一點便是電網安全,企業常常會面臨以下情況:系統短路電流增加,易導致斷路器爆炸或著火;繼電保護定值不匹配,易引起保護誤動、拒動、越級跳閘或不必要的停電;電纜著火事故,造成大面積、長時間停產損失;電能質量污染,加速電氣設備老化,面臨上級供電公司的罰款;電網故障找不到故障源頭。可見,電網安全是企業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個痛點則是電費支出較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自發電量倒送電網,無法給企業帶來效益;雖然有自備發電機組,仍然需要繳納較高的基本電費;雖然自發電機組較多,當外部電網停電時,仍然會全廠停電;電網運行大量依靠人工現場操作,對電網的突發事件響應不及時;目前國內能耗雙控、系統限電,大幅影響生產;另外,光伏等新能源就地消納率低,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降本增效是企業生產的當務之需。
中冶京誠通過對多家鋼廠進行電網診斷分析,找出造成企業電網痛點的關鍵因素:電網一次架構的合理性是關乎企業電網安全及經濟效益的基礎,電網智能化水平是助力企業電網安全及經濟效益的關鍵。解決之道是針對企業電網的痛點,設計合理的電網一次架構,提高電網智能化水平,對源網荷儲進行智能管控。
二、企業電網智能管控解決方案及產品功能
中冶京誠鋼鐵企業電網智能管控解決方案(CERIGRID)以電網智能管控平臺為核心,對企業電網的一次架構進行靈活調整,對發用配電設備進行智能管控,對電網潮流進行精準控制,以減少對國家電網的沖擊,減少對國家電網的電力需求,減少輸電線路損耗,為企業降本增效。
電網智能管控平臺的主要技術指標:針對千萬噸級鋼鐵聯合企業,自發電量利用率提升比例7%;電力系統的自動拓撲識別周期≤20ms;潮流控制系統整組動作時間<70ms;全網事故跳閘原因分析時間<10s;每年節約3.3億度電。
電網智能管控平臺經過多個工程項目的實施,技術功能得到逐步完善,實現了八大核心功能:
電網智能管控平臺主界面
1、電網運行安全化
對電網進行各種運行方式仿真分析,校核調度計劃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對電氣設備進行校驗,提前規避電網安全風險。
2、潮流控制自動化
對全廠的源網荷儲進行協調控制,實現全電網潮流控制自動化,事件發生5ms內啟動,70ms內系統發出控制指令。有效防止鋼鐵企業自發電倒送電網,確保進線潮流不越限,實現短時孤網功能,保證負荷穩定運行。
3、電網調度智能化
實現全廠站所的無人值守,大幅減少運行人員,提高調度人員運行水平,規范運行制度。
4、數據采集全景化
全方位采集電網數據,為電網智能管控平臺提供統一的基礎數據。
5、設備運維規范化
對全廠供配電設備運維進行全面管理,優化設備運行方式,挖掘設備潛力,降低設備故障率,提升供配電設備綜合效益,提高設備運維效率。
6、事故處理智慧化
全時全網毫秒級捕捉事故報警信息,便于全網故障的統計與分析,提高事故分析的準確性和快速性。
7、智能輔控可視化
實現各個區域變電所內圖像監控、火災報警、消防、智能照明、安全警衛、環境檢測等系統的智能聯動控制。遠程視頻監視各變電站,實現智能安保管理。
8、有序用電高效化
通過對用電負荷的全面分析,實現對負荷的精準預測,調節沖擊負荷,為企業降低電費支出。
三、電網智能管控平臺應用效果
應用實踐表明,中冶京誠鋼鐵企業電網智能管控平臺(CERIGRID)適用于新建項目或改造項目的企業電網,對企業電網內220kV總降壓變電站、110kV區域變電站、煤氣發電站、LF精煉爐、及各生產區域35kV\10kV配電室等進行綜合智能管控。該平臺使企業電網內電源、配網、發電機組、負荷、儲能等實現高效協調運行,避免能源浪費及人工緊急拉閘操作,最大限度利用自發電量,節省大量電度電費;自發電機組運行平穩,總降變壓器繳納基本電費的容量減少,節約大量基本電費;各變電站均實現無人值守,節省大量人工成本;當工廠面臨“雙控雙限”限電措施時,以進線潮流為基準實現對用電負荷的精準控制,最大限度減少限電對企業生產的影響。
臨沂鋼鐵電網智能管控中心
該技術產品獲得中國五礦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二等獎,中鋼協/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相較于國內外同類型產品,該平臺全方位解決了鋼鐵廠內部電網建設、管理、運維中的各種問題,使企業電網的運行控制方式及管理模式實現重大轉變,引領了企業電網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賦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