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2024年,公司將積極推進國際化發展,尋求多元海外合作模式。”
“公司未來的目標不僅是承擔國家責任,研發國家關鍵領域產品,更是奮起直追國際先進,力爭實現彎道超車,打造中國特種材料高地。”
“‘兩高一特’(高溫合金、高強鋼、特種不銹)產品是公司的重點發展板塊。”
…………
1月3日,中信特鋼(000708)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回應了多項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該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于中信特鋼并購整合南鋼集團的影響,中信特鋼表示,兩大特鋼企業將實現優勢互補,更好地把握特鋼行業的長期發展機遇,滿足產業升級需要,更堅定地服務好國家發展大局。
其中,在協同營銷方面,中信特鋼和南鋼將在板材和棒線材產品市場、業務上快速實現分工和協同,達成梯度互補的效果。在協同研發方面,將加速提升南鋼的高端特種鋼冶煉水平,通過雙方合作研發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在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軌道交通等新興戰略發展行業尋求更大的合作空間。在聯合采購方面,雙方將逐步發揮出原材料聯合采購的規模優勢,進一步降低各自的大宗原燃料采購成本。在資源共享方面,雙方可以共享市場數據、客戶數據等信息,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服務。在協同出海方面,將聯合制訂一致的國際化戰略目標,緊跟全球產業鏈重構趨勢,尋找生產、技術、貿易合作伙伴,構建中信特鋼的國際化產業格局。
“當前及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特鋼需求仍將保持穩健的增長。”關于未來3年~5年的盈利預期,中信特鋼表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及高端制造業的提速發展激發了高端特鋼產品的市場需求,預計高端裝備制造、汽車、綠色能源、國防航空航天等行業仍將保持增長態勢,特鋼需求量仍將有所增長。
關于該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動力,中信特鋼表示,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集團內部業務協同,相互促進做強做大各自的優勢品種。二是中信特鋼在并購天津鋼管后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無縫鋼管材料供應商,天津鋼管產品毛利的提升和費用的控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將打造中信特鋼的鋼管產品集群,同時該公司也將與國內其他無縫鋼管頭部企業溝通合作,進一步提升鋼管產品的盈利能力。三是青島特鋼、靖江特鋼的產品結構與興澄特鋼、大冶特鋼仍有一定差距,產品結構的深化調整是該公司未來的重點工作。四是該公司將走出國門開展國際化布局,在規模上更進一步的同時,規避國際貿易摩擦。五是該公司特冶鍛材、“兩高一特”產品是重點發展品類,最近幾年始終保持強投入,且產品銷量一直保持較高速增長。
具體到海外投資,中信特鋼表示,主要目標還是專注特鋼領域:一是看是否符合該公司的戰略,與該公司能否形成協同效應,實現“1+1>2”的效果;二是標的是否與該公司在某些方面形成互補;三是在某些細分領域能否具有一定技術專長和營銷渠道,進一步提升該公司在細分領域的話語權;四是綜合評估投資回報。“整體來講,公司并購會綜合考量篩選、謹慎選擇,力求延續‘并購一家成功一家’的成果,積極提升公司科技創新能力與全球品牌影響力。”中信特鋼回應道。
對于國內普鋼加速轉型優特鋼領域的趨勢,中信特鋼回應道:“中短期內不會導致國內現有的特鋼行業格局發生大的改變。”
“客觀來講,當前的行業環境下,每個企業都要尋找新市場、新盈利方向,各自尋求生存之路,普鋼企業轉向生產一些低端特鋼對特鋼的下游市場會有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有限的。特鋼行業技術壁壘較高,客戶對產品的認證周期較長,普鋼企業轉型,面臨著較高技術壁壘、較長認證周期以及下游行業謹慎認可的困難。”中信特鋼進一步分析道并表示,中信特鋼深耕特鋼主業多年,為客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服務,與大量客戶尤其是下游行業龍頭客戶保持了長期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高度貼合市場需求,訂單穩定可持續。
據介紹,中信特鋼將深耕特鋼主業,以“內生+外延”的發展路徑,做大做強產業規模,引導品種結構向綠色低碳化發展。
具體包括,一是持續保持軸承、汽車用鋼方面的優勢,抓住風電、軌道交通發展機遇, 提升技術與產品的原創性和引領能力,努力在若干領域走在技術最前沿、占據創新制高點,實現棒材高質量發展新飛躍。二是圍繞“兩高一特”夯實特冶產業,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研發國家關鍵領域所需的重點產品。三是打造鋼管產業集群,聚焦能源化工、機械制造、建筑工程、海洋工程等行業,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逐步構建鋼管產業服務生態,爭創產業新優勢。四是推動特種板材發展,形成產品規格更齊全、規模更大的擁有充分競爭優勢的產業。五是優化線材品種結構,保持和拓展簾線鋼、特種焊絲、高強度橋梁纜索等領域市場優勢,重點攻關特級焊材、耐海水腐蝕焊材等特殊領域用鋼,發展高品質特殊鋼線材。六是實現延伸產業新突破,深入推進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棒材、線材、鋼管、板材等產品深加工及服務附加值,做大做強懸架彈簧板塊,不斷滿足市場和創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