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廠根據實踐效果優化渣料結構,通過采取留渣操作工藝達到降低渣料消耗的目的。由于轉爐終渣堿度高、溫度高(可起到預熱廢鋼的作用),并含有一定量的TFe,因此“留渣”操作有利于轉爐前期盡快形成具有一定堿度的爐渣,加快石灰的溶解,從而替代部分石灰的加入量。同時,為了降低石灰消耗,轉爐車間對有效CaO含量、活性度及塊度均提出比以往更加嚴格的要求。通過嚴控石灰質量及留渣操作,節省石灰等造渣劑的用量,減少了化渣時需要的熱量,為提高廢鋼配比創造條件。
降低轉爐出鋼溫度
通過轉爐熱平衡可知,適度降低轉爐終點鋼水溫度以節余部分熱量支出,從而提高廢鋼比,補償熱量的收支平衡。煉鋼廠在實踐中發現,降低轉爐出鋼溫度有利于降低鋼水的氧化性、保護爐襯,能方便轉爐操作,但需要采取鋼水提溫、控溫等措施來保證鋼水順利連澆。為確保廢鋼加入量,轉爐車間通過加入發熱劑提高轉爐熱量,針對鋼水過程溫控方面積極采取在線烘烤制度、中間包覆蓋劑提質、砌筑高質量隔熱層等措施保障生產順行,通過運行、對比、分析,煉鋼廠技術人員獲悉,轉爐出鋼溫度每降低10℃,可提高轉爐廢鋼單耗12~15 kg/t。
提高鐵水“直罐”比例
鐵水“直罐”是指采用轉爐兌鐵的鐵水罐直接到高爐承接鐵水,是一項將鐵水儲運、緩沖、鐵水預處理、轉爐兌鐵、鐵水保溫等功能集于一體的新工藝技術,該工藝具有工藝流程短、鐵水溫降小等優點。在煉鋼生產中,當鐵水進入混鐵爐進行作業時,單罐鐵水溫度損失15-25℃,影響廢鋼加入量約15kg,因此煉鋼廠與相關單位協商,穩定鐵水裝入量及鐵水成分,定期校準軌道衡精確度,合理調配煉鋼生產節奏,按照鐵水成分調整廢鋼配比等一系列措施,為上直罐創造有利條件,有效的提高了鐵水“直罐”比例,提高了廢鋼配比。
通過各項有效措施的落實,煉鋼廠產量及各項指標日新月盛,為全年“節鐵增鋼,提質增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