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融入中積聚前行力量,在不斷奮斗中創造新的成就。2021年以來,馬鋼礦業在寶武資源的堅強領導下,不斷強化“同一個寶武、同一個資源”大局意識,以當好寶武資源發展穩定的“尖刀連”、深化改革的“試驗田”為己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以創建“五星礦山”(安全、綠色、智慧、高效、可持續)為目標,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創造歷史最佳經營業績,成為中國寶武“百億營收、十億利潤”優秀企業;通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院士工作站、省級博士后工作站認定;百年功勛采場喜變地質文化公園,成為市民觀光休閑的網紅打卡點;推進管控模式變革,區域總部及各單位組織架構更加高效優化……一個個可圈可點的成就成為馬鋼礦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經濟指標躍上新臺階
只要肯攀登,山高人為峰。近年來,馬鋼礦業產量持續爬坡,尤其2022年以來,面對全年持續散發、多發的疫情及歷史罕見的高溫、高強度限電等偶發因素對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推進采選“雙拉滿”。截至10月,馬鋼礦業鐵精礦產量已完成年度挑戰目標的83%,預計全年產量將邁上歷史新高度,提前一年超額實現《2021-2023產能規劃》目標。
1月至10月,南山礦鐵精礦產量完成年度挑戰目標的87%,預計今年將有望超過凹山采場閉坑前的歷史產量記錄;羅河礦、張莊礦截至10月鐵精礦產量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81%、82%,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產量的節節攀升,得益于生產組織的不斷優化,實現采選系統的均衡高效運行;得益于設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剔除限電等因素,今年以來設備綜合效率全面達標,較去年提升2%;得益于非主流礦加工力度的不斷加大,加工量創造歷史最高水平。同時,“基石計劃”項目推進取得實質性進展,為鐵精礦產量邁上千萬噸級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本削減取得新突破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寶武資源下達的年度繁重成本考核指標,馬鋼礦業全體干部職工化壓力為動力,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以58個項目為抓手,扎實推進降本增效工作,最終化不可能為可能。
截至10月,馬鋼礦業鐵精礦制造成本383.24元/噸,削減金額3.33億元,完成目標進度125.6%,有力地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今年以來,馬鋼礦業通過大力推進直購電工作,預計全年可實現降本576萬元;開展《細粒級全尾砂分級膠結充填新工藝研究》《高階段礦房二步回采技術研究》等降本類科研項目23項,有力助推了降本增效工作。南山礦大力推進業務回歸,和尚橋選礦廠等基層單位優化協力121人,削減費用1100余萬元。姑山礦通過采用細粒級全尾砂分級與立式攪拌膠結充填新工藝,不僅提高了充填體強度,降低了充填成本,而且解決了細粒全尾砂充填所帶來的安全問題。
科技創新實現新提升
唯有創新不止,方能動力十足。馬鋼礦業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動能,全方位、多層次、廣密度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今年年初馬鋼礦業技術中心被評為國家級技術中心,標志著在技術創新平臺創建上取得重要成果。今年前三季度,馬鋼礦業共獲得授權專利134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截至目前共持有有效實用新型專利453項,有效發明專利55項,另有210項發明專利在實質審查中。
羅河礦在國內冶金礦山首家采用“小管徑嵌套式”技術成功修復破損充填鉆孔,不僅降低費用近120萬元,而且將施工時間從4個月縮短至1個月,在采用充填采礦法的礦山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張莊礦通過高階段礦房連續裝藥爆破工藝研究,延長溜井使用壽命的同時保障了礦石高效回采;通過尾礦綜合利用處理應用研究,在提高磁性鐵回收率的同時顯著降低濕尾礦磁性鐵含量。
綠色發展繪就新畫卷
唯有胸懷夢想,方能霞光滿天。馬鋼礦業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礦山。今年2月19日,凹山地質文化公園建成開園,百年功勛采場發生生態蝶變,成為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新樣板,如今園區內草木蔥蘢、景色宜人,凹山湖就如同一塊水潤的藍寶石鑲嵌在城市東郊,最高峰時一天超過萬人來此休閑觀光,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馬鋼礦業全面啟動3A級工業旅游景區創建工作,礦區環境持續改善,贏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今年,馬鋼礦業曬出“雙碳”新答卷,1-10月萬元產值能耗0.192噸標準煤,較上年同期下降4%,比寶武資源下達的目標值降低24%。張莊礦生活服務樓屋頂光伏發電項于今年10月成功并網發電,探索出清潔能源利用新路徑,預計首年度發電量可達25萬千瓦時,有效滿足了該礦辦公、生活區用電需求,并可每年節能減排標準煤30.7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5.87噸。羅河礦通過陶瓷球在二段磨礦中應用,使球耗成本降低60%以上,球磨機電耗降低50%以上,并通過生產生活水全部循環利用,使產品耗新水量下降到0.44立方米/噸,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智慧制造展現新作為
唯有“智”存高遠,方能行穩致遠。馬鋼礦業認真落實 “四個一律”和“三跨融合”要求,以智慧制造促進本質化安全,通過裝備水平機械化、遙控化、自動化向智能化轉變,提高生產過程的本質化安全水平。2022年預計平均集中化指數為49.6%,較去年提升14.9%,平均無人化指數為54.3%,提升15.2%。
2022年馬鋼礦業共有33個智慧制造項目納入寶武資源年度計劃,為確保項目順利進行、按期完成,公司實施分級管控,定期發布月度進展通報,督促各單位對重點管控項目加強推進力度,分析并解決實施過程中的難題與困難。南山礦和尚橋選廠“自動沖洗高頻細篩”系統將篩分效率由原來的32%提高至60%左右,實現了自動定時斷料、自動滑軌式來回沖洗、自主切換每層沖洗,極大地減輕系統負荷;姑山礦“井下5G通訊及人員定位系統”通過手機實現通訊以及人員定位的功能,并為井下信息鏈建立了“高速公路”;羅河礦“選礦專家”系統能夠根據原礦性質變化、磨機狀態、磨礦效果,自動調整礦量、水量、鋼球添加量等參數,最大限度地提升磨機臺時能力;張莊礦精礦智能抓斗項目實現遠程一鍵操控以及精確計量,從而降低現場崗位勞動強度。
改革管理開創新局面
唯有革故鼎新,方能勢如破竹。馬鋼礦業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企業內生動力。2022年,完成區域總部及各子分公司運營架構調整。
管理層級實現了扁平化管理,由“公司(部室)-車間-工段-班組”四級,優化為“公司(部室)-車間-班組”三級,部門數量減少19個,車間減少7個,工段減少30個,班組減少139個,管理人員職數減少27個,管理架構更加精簡高效。
同時,做實和完善運營管理功能,對采購(倉儲)、營銷業務實施集中管理,進一步提高了兩頭市場把控能力。積極實施薪酬體系改革,建立統一的薪酬體系,形成一套以體現崗位價值和管理、技術、操維三類人員薪酬增長通道設計為核心的薪酬體系,實現公司薪酬體系一體化、薪酬激勵科學化、薪酬標準市場化和薪酬發放規范化,有效激發了全員干事創業動力、活力。此外,馬鋼礦業以敢為人先的膽識、勇毅前行的魄力,大力推進“無協力礦山”“井下無人礦山”“操檢維調合一”等變革工作,努力為中國井下采礦技術和低品位磁選礦技術進步,為寶武資源打造鋼鐵業可靠、高效、綠色資源供應鏈作出積極貢獻。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2022年,面對沖刺全年經營目標、“三降兩增”“雙拉滿”等“拼經濟”高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勠力同心、奮勇前行,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碩果累累。踏上新征程,馬鋼礦業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落實即將召開的寶武資源第一次黨代會各項工作部署,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逢山開路的闖勁、砥礪爭先的干勁,不斷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章利軍 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