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來,陜鋼龍鋼公司認真研判策劃以保質量、低消耗、低成本為導向的高效生產組織模式,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從生產管理、工藝優化、過程管控、標準制定等方面,向內極致挖潛能源效益,首次實現全月煤氣零放散,為實現第1季度生產經營開門紅目標夯實基礎。
按照陜鋼集團決策部署,該公司圍繞十大硬仗任務,深入基層對各用能用戶進行調研,認真研討煤氣系統經濟運行方案。結合生產節奏、煤氣介質預產量以及消耗量、分布情況,準確制訂各用戶能源消耗指標,把崗位職責體現在各項關鍵能源指標提升、專業管理升級等方面,實施分層級標準化管理,把節能降碳、降本的理念壓實到每名職工肩上,并貫徹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同時,該公司制訂減少煤氣放散標準、煤氣零放散獎罰辦法,時刻關注能源輸供信息,一旦發現異常問題,及時上報采取措施進行干預糾偏,促進精益調度水平提升,形成責任明確、流程明晰、獎罰兌現有序的規范化執行管控模式。
該公司緊盯工藝優化,強化設備管理,實現能源保供效益最大化。一方面,該公司針對10萬立方米煤氣柜檢修轉爐煤氣放散問題,對工藝深入探索,圍繞轉爐煤氣“零回收、零放散”目標任務,多次進行技術研討和專業攻關,通過調整煤氣“零”起收點條件,提高轉爐煤氣回收量,降低轉爐煤氣消耗;結合煉鋼生產模式,及時補充高爐煤氣管道,進行穩壓發電,提高煤氣發電效率,提升自發電比例;同時,利用檢修時間差,在10萬立方米煤氣柜安裝旁通管道,并對柜前、柜后管網實施改造,實現了無煤氣柜運行模式。另一方面,雨雪冰凍天氣,該公司加強現場煤氣管道、發電設備隱患點檢排查治理力度,推行線上隱患反饋獎勵機制,節約煤氣資源,保障安全生產組織和煤氣發電機組運行負荷,為高效生產組織提供可靠支撐。1月份,該公司自供電比例實現攻關目標。
為實現煤氣系統穩定、經濟運行,該公司堅持“成本線”就是“生命線”的原則,按照“算賬經營+精益管理”理念,從煤氣供用兩端入手,在生產、檢修兩條主線運行狀態下,優化生產組織管理。針對華龍電廠長周期檢修、506號風機試機、4號高爐烘爐、3號和4號高爐循環冷卻水地埋管道改造等生產系統煤氣波動放散難題,該公司通過次日煤氣平衡測算模型,加強精細化、科學化、經濟化動態調度管理,充分利用能源動態管控系統強大的數據監視功能和技術手段,對各能源介質實行有效在線調控,實時掌握煤氣回收和煤氣用戶情況,合理錯峰各軋線生產檢修順序,及時、快速、合理地平衡高爐煤氣,利用發電和煤氣柜“削峰填谷”,努力做到煤氣“零放散”多發電。(白崇高 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