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創新凝聚著基層智慧。重慶鋼鐵物流運輸部積極推進全員創新、崗位創新,將生產一線當作創新舞臺。鐵路作業區通過小改進、小創新、小竅門等,激發員工創新積極性,真正讓創新融進助力公司發展這項事業里,為企業降低成本貢獻力量。
工人創新 小改進也能解難題
撥車機大臂起降,主要由液壓系統和PLC進行控制,大臂下降到0度時,撥車機重鉤與車廂碰鉤的高度存在誤差,造成接車困難,嚴重影響卸車效率。維護班班長張雄飛經過反復排查,組織班員討論,找到原因所在。他們在撥車機平臺大臂根部下方安裝自制錐形下限位塊,彌補撥車機液壓系統起降定位誤差,有效控制大臂下降到標準的高度,避免了撥車機大臂不再繼續下落,確保了撥車機碰鉤與路車碰鉤高度始終保持一致,接車成功率從91%提高到100%,從而提高了作業效率。按照翻車機卸車320車/日計算,此項改進每年節省費用10.6萬元。
利舊發明 造出實用高效工具
制動缸行程是機車重要部件,它的檢查不能馬虎。檢查制動缸行程,重要的就是觀察制動缸勾臂上刻度線,檢查數值是否在正常狀態。由于制動缸標識磨損等原因,造成刻度不清觀察不準,乘務員張強利用廢舊閘瓦釬進行剪切、打磨再打印刻度制作出“檢測尺”,徹底解決肉眼點檢不準確問題,使制動缸行程檢查更加方便、高效。
面對困難 分析探究最佳方案
翻車機籠子傾翻重車如長時間懸停,液壓系統內泄,“靠車”或“壓信號”丟失,籠內車輛輪對與籠內軌道分離會致使車輛發生脫線事故。以前車輛脫線的處置方法需要在翻車機進車端、出車端同時用4個10噸的手拉葫蘆把車皮與翻車機本體固定牢固,車皮固定牢固不僅費時更需要多工種配合,同時需要不間斷的在液壓站手動操作溢流閥、換向閥反復進行加壓,在加壓過程中也存在諸多風險,如操作錯誤會存在反向作用。多能工向傳興開動腦筋,利用第一時間關閉翻車機液壓管道進油、回油閥門,有效避免了泄壓,只需30秒鐘就能快速處置,降低了“靠板、壓板”因液壓裝置泄壓引起的車輛脫線事故,達到了故障處置標準化目的。直接節約經濟損失9萬元左右。
智慧在一線,基層最精彩。小改小革,鐵路作業區一直在行動!(李瑩 張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