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韶鋼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韶鋼)近日組織召開《軸承鋼純凈度改善關鍵技術研究》《鋼坯鐵路運輸智能化自動摘掛鉤應用研究》兩項科研項目驗收會。兩項科研項目負責人分別介紹了科研項目研發、運行情況。參會人員結合運用、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并到現場進行效果驗證,同意兩項目通過驗收。
軸承鋼是制造滾動軸承、精密量具、精密配件等的基礎材料,不僅能承受極大的壓力和摩擦力,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沖擊韌性、斷裂韌性、彈性極限和冷、熱加工性能,具備較高且均勻的硬度和防銹性能。軸承鋼對冶金質量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韶鋼軸承鋼從2018年4月開始啟動NSK(日本精工株式會社)認證。2019年,韶鋼與北京科技大學簽訂技術開發合同,共同合作開發供NSK認證的軸承鋼產品。項目組通過現場取樣(夾雜物缺陷的樣品)送實驗室分析檢測,北科大實驗室采用電鏡等手段對其成分、形貌、尺寸等進行系統解析,找出夾雜物形成的規律,利用北科大實驗室先進的冶金軟件和研究條件,查明大尺寸夾雜物的形成機理。項目組在軸承鋼試驗生產期間,對軸承鋼冶煉全過程進行渣、鋼系統取樣,探索分析冶金工藝和夾雜物形成的相關性。項目團隊深入生產現場,對生產過程進行跟蹤,提出工藝改進措施。通過生產工藝優化,顯著提升了韶鋼冶金宏觀夾雜物控制水平,韶鋼軸承鋼產品成功通過了NSK認證。
長期以來,韶鋼的鐵路運輸是由司機、調車員(連接員)負責進行運輸作業,由調車員(連接員)人工負責鐵路車輛摘掛鉤、接風管拆風管作業,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效率低。韶鋼決定對鐵路運輸作業方式進行改進,提出要實現鐵路車輛自動摘掛鉤。通過調研和交流,寶鋼工程已在車輛自動摘掛鉤領域開展了相關實驗研究,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韶鋼結合自身現狀,與寶鋼工程進行合作,共同研究開發適合韶鋼鐵路運輸工況條件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鐵路車輛自動摘掛鉤技術。考慮到鐵水運輸智能化對此技術的穩定性、安全性較高,計劃優先開展鋼坯鐵路運輸智能化研究,成功后再移植、推廣到鐵水運輸等智能化應用中。寶鋼工程2019年1月完成了設備樣品試制,并完成工廠組裝、試驗。至2020年11月18日,共分三次完成6套車鉤安裝調試,成功實現自動摘掛鉤功能。未來該項目成果的推廣轉化,將極大推動鋼坯、鐵水鐵路運輸自動化、智能化,對韶鋼的智慧制造帶來重要影響。(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