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潔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鞍鋼開工75周年,7月26日,新時代工業文學創作研討與實踐暨冶金文協、中國冶金作協、鞍鋼職工文學創作協會新時代工業文學創作基地揭牌儀式在鞍鋼博物館舉行。這是繼2024年4月冶金文協、中國冶金作協設立陜鋼大西溝文學創作基地后,冶金行業文學藝術界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
此次活動由冶金文協、中國冶金作協、鞍鋼集團黨委宣傳部、鞍山鋼鐵黨委宣傳部、鞍鋼博物館、鞍鋼文聯、鞍鋼職工文學創作協會共同主辦;冶金文協副會長、中國冶金作協常務副主席李永剛主持。
圖為揭牌儀式
儀式上,鞍鋼集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傅純,鞍山鋼鐵宣傳部新聞宣傳與文化建設總監張雷與冶金文協副會長張燕明,中國冶金報社新聞中心副主任、中國冶金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鄭潔共同為文學創作基地揭牌,并向中國冶金作協鞍鋼新會員頒發會員證。陜鋼大西溝文學創作基地、陜西能源化工作協代表宣讀賀信。鞍鋼職工文學創作協會主席劉盛超、鞍鋼博物館文化傳播部部長蓋邵華等以及來自鞍鋼、首鋼、包鋼、陜鋼、湘鋼、中冶寶鋼、中國三冶、陜西省能源化工作協等單位的40余位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代表參加活動。李永剛向鞍鋼文學愛好者贈送詩集《鋼鐵樂章》。
為新會員頒發證書
傅純致辭并講話。他談道:“鞍鋼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生產的大型鋼鐵企業,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新中國鋼鐵工業搖籃’。這里是新中國鋼鐵工業的奠基地,同時也是工業文學的發源地。”他回顧了鞍鋼老一代作家在鞍鋼期間,和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工作,早出晚歸,摸爬滾打,在鞍鋼這個大熔爐里共同創造了工業文學的輝煌,使之成為在中國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鞍鋼開工75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里,冶金文協、中國冶金作協讓‘新時代工業文學基地’牌匾回到了工業文學重要的發源地和奠基地,落在了鞍鋼博物館里,實在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希望我們雙方以及各個兄弟單位的作家朋友以此為契機,深入交流,彼此學習,筆耕不輟,佳作頻出,為新時代的文化事業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貢獻文學力量。”
李永剛在總結新工業文學創作交流研討會取得的成果時說:“通過座談交流大家認識到,新工業文學是新時代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很好地繼承新中國工業文學的優良傳統,注重書寫工人階級愛黨愛國、敬業奉獻、艱苦奮斗、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突出作品的人民性,還要注重在‘新’上下功夫,著力用新的表現方式、新的書寫方法,書寫新時代、新征程上工人階級的新風貌,突出時代性。”李永剛表示:“我們要向著名作家草明等老一輩工業文學作家學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冶金行業的作家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要把筆頭伸向火熱的基層一線,寫出有情感、有溫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冶金文學作品,為中國冶金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增光添彩。”
張燕明談到,中國冶金作協作為中國作家協會的團體會員,在各會員企業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近年來在冶金行業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文學活動,有效激發了會員企業青年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的創作熱情,為冶金行業挖掘和培育了很多文學藝術人才,成績斐然。鞍鋼作為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的鞍鋼,無論是多年來生產建設對行業和全國的貢獻程度,還是企業文化建設推涌出的模范英雄人物,都展示出長子風范。基地成立后,雙方要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打造在企業多出文學成果,在行業多出精品的良好創作氛圍。今后,冶金文協將全力支持中國冶金作協積極開展行業文學創作、培訓、基地建設、參與國家級項目等工作,用高質量的作品講好中國鋼鐵故事。
張雷在交流中表示,鞍鋼職工文學創作協會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在視察鞍鋼時強調的“勞動光榮,工人偉大”指示精神,寫好新時代工人的生動形象,搞好工業文學創作。他談道:“一是傳承好紅色基因。要深入研討如何在新時代寫好工人階級優良的光榮傳統,寫好繼承和發揚過程中的鮮活故事。二是勞動模范是工人階級先進代表,要深入研討如何書寫工人形象。我們寫人物,就是要寫各領域的勞動模范;我們追星,要追勞模這樣的‘明星’。”
研討會上,劉盛超作題為《傳承“延安火種鋼鐵魂”創作精神,講好鞍鋼故事》的主旨發言,鞍鋼青年作者王帥代表新會員發言。
參觀鞍鋼煉鐵廠主控中心
參觀鞍鋼博物館
活動期間,與會代表先后前往鞍鋼股份煉鐵集控中心、鞍鋼礦山生態園、郭明義愛心團隊“愛心餐廳”等參觀調研,觀看“新中國鋼鐵工業從這里開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及鞍鋼開工75周年特展,并開展了創作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