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燒,烈日當頭何所俱。7月31日上午9時許,馬鋼長材事業部大棒生產線主廠房內,軋機隆隆,紅光閃動,熱浪翻滾。幾名操作工目不轉睛盯著監控平臺,根據各鋼種類型調整加熱溫度;
8月3日上午10時許,馬鋼煉鐵總廠爐前工面對超過1500攝氏度都炙烤,在每次130分鐘的出鐵時間中輪番上陣,確保爐內鐵水和鐵渣按時出盡;
8月5日上午9時許,馬鋼四鋼軋總廠連鑄大包工在距離不足2米的1500攝氏度鋼水大包面前,陸續進行大包開澆、覆蓋劑添加、中間包鋼水液位控制、中包測溫取樣等一系列操作;
8月6日10時許,馬鋼交材輪箍生產線正在生產規格D—MRE1208—A4民環產品。正在1號加熱爐進行操作的張師傅緊盯顯示屏幕,調節爐內加熱溫度。
……。
剛剛戰勝疫情、擊退汛情的馬鋼人,面對持續高溫,以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斗志,忙生產,保訂單,促銷售,搶機遇,彈奏出一曲曲奮斗不止的永嘆調。
把一片清涼送到生產一線
高溫肆虐,毒日如刺。江南出“梅”后,高溫天氣來勢洶洶,連續數日呈“燒烤”狀態。為確保職工安心生產、安定操作、安康生活,馬鋼各級黨組織迅速采取各種防暑降溫有效措施,把一片清涼送到生產一線。
馬鋼煉鐵總廠工會精心挑選防暑降溫禮包發放到職工手中,及時配備生產崗位小藥箱,補齊清涼油、風油精、仁丹、防燙膏、創口貼等防暑藥品,并每天為高爐爐前工免費訂制可口的高溫湯。同時做好防暑降溫設備隱患排查,對生產現場、職工休息室配備的空調、風扇、電冰箱等納涼設備進行定期護理。
馬鋼長材事業部除每天免費將雪糕、鹽汽水、礦泉水和仁丹、清涼油、十滴水、風油精等供應到班組外,還特別推出“互聯網+”實時服務模式,強化專題宣傳防暑降溫常識、相關政策法規意識。機關職能部室統籌規劃,科學組產,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因高溫超時、超負荷工作而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及職業危害。機關黨政工團密切協同,做細、做實、做勤、做好后勤服務,精心燒制高溫湯、綠豆湯,并適時開展清涼快遞等志愿活動,確保職工飲品、藥品安全和營養達標。
馬鋼康泰公司為確保一線職工清涼度夏,努力將“夏日的清涼”送到鋼城花園物業管理項目部、單管所人才公寓、建安公司等9家基層單位。公司還專門成立慰問組將牛奶、八寶粥、鹽汽水、礦泉水等防暑降溫飲料送到一線職工手中,并叮囑每一位基層負責人和職工,注意增強夏季安全意識,落實各項防護措施,合理安排高溫期間的室外作業時間,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及自我保護。
把高溫肆虐的氣焰打下去
熱浪滾滾,炙烤難耐。但馬鋼人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在馬鋼生產一線,每天都有激動人心的故事發生,每天都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涌現。
8月5日上午8點剛過,接班的馬鋼熱電總廠發電一分廠作業四區作業長方敏便向鍋爐班長魯成友下達“啟動2號鍋爐,停1號鍋爐”的生產指令。
接到指令后,魯成友立即安排替班陳亮帶領巡操前往2號爐作全面檢查,同時聯系煤氣組對2號爐進行煤氣吹掃化驗。
雖然只是上午,但鍋爐現場的溫度依然很高,再加上鍋爐零米磨煤機處空間狹小,不一會工夫,陳亮和巡操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濕。過了一會,衣服又被現場高溫蒸干,前胸和后背出現了不規則的鹽花,而額頭上的汗珠不時順著臉龐滾下。但他們無暇顧及,仔細地對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進行全面檢查。
8 時30分許,當他們巡查完回到集控室時,班長魯成友當即督促他們趕緊更換又被浸濕的工作服,然后遞上切好的西瓜,并詢問他們的身體情況。陳亮一邊啃著西瓜,一邊笑嘻嘻說:“報告班長,身體感覺良好,西瓜味道很甜。”引來大家一片笑聲。
9時20分許,2號鍋爐符合點火條件。作業長方敏在下達指令后強調:“到現場前備齊礦泉水、鹽汽水,并帶上仁丹和十滴水以做緊急備用,現場操作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與集控室保持聯系,如果身體異常必須趕緊返回,防止中暑。”“好勒,”魯成友和陳亮分別扛起一箱鹽汽水和一箱礦泉水奔往現場。
方敏在集控室每過10分鐘用對講機了解現場情況,時時提醒他們多喝水,注意安全。經過幾個小時的升溫升壓和參數調整,1號鍋爐于當天下午13時50分左右停爐推出運行序列,2號爐于當天下午14時05分并爐成功。
把鐵路線上的職業堅守做好
與鋼軌同伴,與車輛同行,與高溫抗衡,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把一列列滿載礦石的運行車組引領到目的地。他們就是馬鋼礦業姑山礦運輸車間調車員王其偉和時坤。
8月上旬以來,高溫持續,到了中午時分,溫度計顯示的地表溫度幾乎都在46攝氏度左右。姑山礦龍山站區鐵路沿線上,沒有任何的遮陽物,一節節車皮被烈日曬得像烤箱一樣發燙。王其偉正在進行車輛連掛前的檢查工作,汗水從他的頭上、臉上不時滑落,全身被浸濕得像個落湯雞,難受極了。但他依然不忘緊扣衣領袖口和戴好帆布手套,在鋼軌旁來來回回行走,在機車上爬上爬下,檢查車輛、摘接風管,將編組好的車輛送到指定位置,和機車司機做好安全聯控。對調車員來說,全天侯露天作業,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苦、贓、累是工作常態。
伴隨著一聲汽笛,調車車列連掛妥當,另一名調車員時坤快步走到兩節車廂的中間位置,半蹲下身,雙手各自拿起兩邊的風管快速將中間的搭扣一扣,制動風管就算連接上了。緊接著,他倆馬上起身,快步走向下一節車廂。剛剛停穩的列車還帶著滾滾熱浪,一絲風也不透,鉆進車底就像鉆進蒸籠一樣讓人窒息。一趟列車走下來,穿梭鉆行,好不辛苦,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后背已經結上了一圈白色的鹽花。兩名調車員抓穩發燙的扶手,攀上機車,整個人掛在列車上,跟著開動的列車一起前進。開始了今天又一輪調車作業。(章利軍 張斌 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