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志喜 趙麗
讓首鋼水鋼物流倉儲事業部工電段電務班班長鐘明華沒想到的是,一次故障搶修打通了班組的“任督二脈”,為開啟水鋼鐵路運輸信息化、智能化按下了“快進鍵”。
隨著水鋼人力資源的不斷優化,原電務段變成了現在的電務班,不但承擔了原來電務段所有的檢修維護工作,還要負責鐵路道口遠程操控和各車站現場遠程監控視頻的安裝維護工作。雖然工作增加了,但該班組在沒有增加人員的情況下通過不斷學習,大部分職工都實現了一崗多能和兼崗作業。
時光荏苒,回想起班組一路走過來的歷程,至今鐘明華仍清晰地記得兩年前的那次故障搶修。當時,該物流倉儲事業部廠內站到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東站之間的一根通信光纖斷了,檢修任務落到他們肩上,而他們對通信傳輸知識可謂是“零基礎”。為了使鐵路運輸不受影響,經過溝通協調,他們向兄弟單位借來了1臺光纖熔接機。光纖熔接機屬精密儀器,剝開通信光纖里面的芯線如頭發絲一樣細,要想將之接續起來,不僅要有耐心還要細致,不僅工藝要求特別高而且還要眼力好,熔的過程中全憑肉眼看,稍不注意又要從頭來。熔接出來的接頭經過儀器測試,熔接值不能大于0.03db(光功率衰耗值)或0.05db,技術參數必須在規定的范圍內,數值大了傳輸效果不佳,又得重新熔,就這樣反反復復很多次。
由于是第一次接觸光纖熔接機,他們在現場從早上一直干到晚上,經過若干次的反復試驗,終于接續好了這根通信光纖,保證了鐵路運輸的有序進行。
自從有了處理通信光纖故障的經驗后,車間主動向事業部申請采購了一臺光纖熔接機。當看到新的光纖熔接機時,大家都爭先恐后地來學習熔光纖技術,有時候一學就是一天。現如今,該電務班已有6名職工熟練掌握了熔光纖技術。
該電務班的培訓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讓職工親自動手操作和反復學習,直到完全掌握所學技能。近兩年來,該電務班全員學習的勁頭越來越足,也先后啃下了許多“硬骨頭”,生產現場中各種應急故障處理、疑難雜癥等也被攻克,“金點子”、小改小革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在水鋼鐵路道口的升級改造、三高爐西牽線、四高爐東牽線、廠內站、煉鐵站、煉軋站調度集控室內,處處都留下了電務班班員忙碌的身影……
《中國冶金報》(2022年11月8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