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
“學習雷鋒好榜樣”是我們從孩提時代耳熟能詳的旋律,
雷鋒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甘心付出,
樂于奉獻。
圖為“河北好人”余國棟接受媒體采訪。石成棟/攝
又是一年春風暖,雷鋒精神永流傳。
“經過廣大群眾推薦、評議,您在‘時代新人·河北好人’活動中,光榮入選‘河北好人榜’。”2月24日,河鋼集團張宣科技物產公司職工余國棟收到了由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紀念證書,他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救人的事跡經媒體廣泛報道,在社會上收獲一片贊譽。
物業管理幫困濟難、服務公益奉獻愛心、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從居民自發贈送錦旗感謝信,到當選宣化區“道德模范”“張家口好人”,再到當選“河北好人”“河北省優秀志愿者”,以職工蘇志軍、安薇、閆永軍、余國棟等贏得居民及社會廣泛稱贊的一批典型為代表,物產公司凡人善舉不斷涌現,好人好事蔚然成風,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圖為被救女業主對蘇志軍表示感謝。石成棟/攝
“好人扎堆”傳美譽
“當時我什么都沒想,就覺得必須把他們救上來。我是退役軍人也是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 被問及危急關頭英勇救人的那一幕,余國棟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些話。
余國棟是張宣科技物產公司財務管理部的一名職工,2022年12月24日下午4點,他帶著家人在宣化人民公園游玩時聽到有人大喊:“有孩子掉進冰窟窿里了!”只見不遠處的人工湖里,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小男孩在冰窟窿中掙扎,孩子姥爺施救中突遭冰面裂縫,也掉進了冰窟窿。余國棟來不及多想,立即跳到冰面上救人,面對隨時可能開裂的薄冰,他快速匍匐前進,將尚未失去意識的小孩一把拉出水面。救孩子姥爺的過程則耗盡了余國棟的體力,在旁人合力幫助下才將老人救上岸。最終在確認孩子和老人沒有生命危險后,余國棟方才和家人離開。
好人多既是物產人的驕傲,又是物產公司的一張金名片。
“多虧蘇大哥救了我妻子一命!”前不久,業主張先生專程來到物產公司送來了表揚錦旗和感謝信。
2022年10月16日凌晨3點左右,張先生的愛人因注射過量胰島素,在樓下車里不省人事,被鋼鑫小區物業管理站站長蘇志軍及時發現并救援,才脫離危險。事情過后,張先生曾多方打聽當天夜里施救他愛人的人,但疫情防控,小區值班值守人員輪換頻繁,再加上對方穿著防護服,都沒有結果。就在前幾天,當蘇志軍巡查小區內環境衛生時,張先生根據他說話的聲音以及體貌特征,才認出他就是自己要尋找的人。在時隔4個多月后,張先生代表全家送上“遲到”的感謝。從事物業服務4年來,蘇志軍以小區為家,悉心照料獨居老人,為居民義務換燈泡、修電器、修水管、修暖氣,好事做了一大筐。
熱力分公司職工閆永軍獲宣化區“見義勇為模范”“張家口好人”稱號。2020年6月9日,他駕車經過宣大高速公路黨家溝大橋時,意外發現橋體護欄破損,地上散亂著汽車車窗玻璃碎片,但現場沒發現人和車輛,根據多年駕駛經驗,判斷這里很可能剛發生過嚴重的交通事故。他在事故地點附近仔細查看,最終在橋下的樹叢中發現一輛面目全非的面包車和一名受傷男子。男子頭部大量出血,意識模糊。他立即報警施救,直至救護車到達,他協助救護人員一同把傷者送上車后才獨自離開。
永欣小區物業管理站站長安薇獲評為“2021年度河北省優秀志愿者”。她在2014年一次募捐活動中與宣化區愛心公益促進會結緣,現已是愛心公益促進會副會長。她牽頭組建10人精準助學小組,從2016年開始籌措助學資金30多萬元,已為370余名貧困孩子提供助學資金。2021年河南發生“720”特大洪災,她組織人員奔赴河南浚縣小河鎮捐贈物資,又帶領志愿者們背著沙袋去修復抗洪堤壩,留下一片感動。依托促進會平臺,組建了義工服務隊,在社區開展各種義工活動,至今仍在服務公益的道路上樂此不疲。
圖為蘇志軍正在詢問住區老人身體情況。石成棟/攝
“褒獎好人”樹導向
好人的不斷涌現,與物產公司多年來一直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分不開,與其大力宣傳好人事跡、積極推薦擴大好人影響力的支持氛圍分不開。
余國棟救人事情發生后,物產公司黨委第一時間進行宣傳表彰,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玉江為他頒發獎勵品,號召全體干部職工學習余國棟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優秀品質,以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同時,該公司組織發動宣傳資源,在中國鋼鐵新聞網、河北新聞網、張家口文明網等多家媒體平臺,大力宣傳他的先進事跡,《冰窟施救落水童叟,余國棟好樣的》以及一大批相關追蹤報道,在網友中引起廣泛關注。
閆永軍接受宣化區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授獎時,物產公司黨委組織職工現場觀看,使身邊好人的事跡深入人心,成為物產公司職工心中的明星。
“我們不僅在內部評優評先上,制訂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相應的激勵機制,還加強與上級及政府部門的推薦溝通,為他們站上更高的領獎臺提供堅強支撐。”物產公司工會主席王曉芳自豪地說,現在鋼城物產已在宣化區文明辦形成了好人沃土的深刻印象。
創新實施“紅色物業”管理模式,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將黨員先鋒作用發揮和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到業務工作中,是物產公司好人好事層出不窮的強大動力引擎。物產公司黨委結合自身業務特性,以“道德物產”“紅色物產”“大美鋼城”為載體和切入點,持續發力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將滿意服務意識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彰顯于時時事事之中。實施“黨建+物業”,打造“愛心驛站”“黨員示范區”“四亮四讓”“疫情防控當先鋒”等特色品牌活動,切實為居民辦了一批實事好事難事。
去年宣化區抗擊疫情期間,物產公司負責張宣科技15個物業小區的物業服務工作,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全體黨員穿行在小區中,化身“快遞員”“守門員”“服務員”,在數不清的爬梯走高、入戶摸排、物資配送、解決居民遇到困難等工作中,付出著辛勞,傳播著溫暖。
如今,物產公司服務居民、幫困濟難的職業素養已內化成為職工的生活態度和自覺行動。他們都是普通人,但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就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各物業管理站收到了居民自發送來的太多感謝信和錦旗,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涌現出公司文明職工、文明家庭及社會精神文明榮譽各級各類先進21名,形成了濃厚的向善向上氛圍。
“發揮好‘物產好人’的表率作用,樹牢為民服務的意識和道德建設風向,形成人人向模范學習,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風尚,讓好人品牌加持服務品牌創建,讓精神文明的力量引領企業更好發展。”物產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玉江說。(張鐵成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