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安全帽,背著工具包,手拿測溫具,爬低又登高。”這是焦爐“內科大夫”調溫工的自畫像。
在鄂城鋼鐵煉鐵廠焦化工序區域,有這樣一個“內科大夫”,在焦爐調溫崗位默默耕耘26年,對焦爐熱工和調溫技術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為焦爐生產穩定、提高焦炭質量做出貢獻。他就是焦化工序首席操作師黃先敏。
2023年,他獻計81條,采納實施78條,其中兩個獻計項目申報了發明專利,正在受理中。二季度他被中南鋼鐵評為全員崗位創新獻計達人。三季度,他榮獲公司“創新之星”稱號。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的“創新”之路吧!
創新源于實踐
焦化西區的3#和4#焦爐均是采用焦爐煤氣加熱,當溫度低時,焦爐煤氣中的水分冷凝在橫管立管中形成積水,容易堵塞,使焦爐煤氣不能進入燃燒室正常燃燒,導致焦炭不成熟、質量差。
黃先敏首當其沖,帶領團隊開展創新。試驗階段,運行5分鐘后管內很快又有積水,第一次創新改造宣告失敗。被一盆冰水澆得“透心涼”。失落失望之后,他選擇了繼續攻關,經過3天不眠不休地排查和試驗驗證,終于找到失利原因。
長期扎根一線,最懂生產需求,于是一鼓作氣,按照新設計思路,再次試驗,成功達到設想預期目標。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黃先敏堅信,只要有恒心,敢于實踐,就一定能夠做成“創新”這件事兒。
創新源于專業
調溫工作是焦爐生產重點,直接影響焦炭質量的好壞。不與時俱進學習,是不行的!于是,“學習”就占領了他工作之外的全部時間,只要一有空兒,他就琢磨煉焦工藝和調火技術。
“只有把技術學精學透了,才能熟悉和掌握焦爐運作的每一個環節和工序,才能從中掌握攻關點,更好地開展創新工作。”
專業知識的積累,鑄就了他遇到問題時的沉著冷靜,豐富的專業知識,讓他的創新念頭永不干涸。
創新源于交流分享
黃先敏是一個愛分享善分享的人。在分享過程中,他可以發現自己的弱點,從而針對性地彌補改進,不斷進步。這也是他創新路上的一個訣竅。
他成立的藍領創新工作室就是他交流分享的一個重要平臺。大家聚在一起,出主意、想點子,交流最先進專業知識,在思想碰撞中找到新的創新點,讓更多創新成果在一線落地,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
他利用藍領工作室平臺,積極培養后備力量,近幾年培養了技師一名,熱工班長兩名,他們所開展的《焦炭耐磨指數降低至6.23%》項目被評為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廢氣憋壓法查找爐墻竄漏》被評為公司創新成果鼓勵獎,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創新,帶給黃先敏,不僅是物質激勵,更多是面對困難能夠總結規律、參與實踐,最后獲得成功的能力。“很多創新成果,既解決問題,還能創造效益,更讓自己有獲得感和成就感。”這是他堅持創新的最大動力。
愿這筆精神財富
伴隨他一生職業生涯
(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