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瀅
臨近春節,筆者本以為隨著貿易商逐漸休市、有效成交量減少,鋼市將回歸平靜,但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在宏觀利好刺激下,區域市場部分品種價格出現反彈跡象。例如,在期貨翻紅的帶動下,1月21日,上海、浙江杭州等地現貨市場跟漲情緒明顯,單日漲幅在20元/噸左右。
筆者認為,區域鋼市在春節前突然熱鬧起來,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信部最近再提壓縮粗鋼產量,而下游鋼材需求依然保持小幅增長。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今年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而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預測,2021年我國鋼材需求將保持小幅增長。在這樣的供需格局下,筆者認為2021年國內鋼市要好于2020年。在這種利好預期的帶動下,期貨市場多頭資金在前期獲利后重新進場,拉升期貨翻紅,進而帶動現貨小幅跟進上漲。不過,由于當前市場處于淡季,區域市場供需狀況有所差異。
二是鋼企檢修、減產,對鋼價形成一定支撐。據筆者了解,今年1月份,國內有50家鋼企先后檢修,總計影響鐵水產量198萬噸、螺紋鋼產量98萬噸。筆者認為,之所以鋼企集中檢修,一方面是為了減輕淡季的庫存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主動減產,改善區域市場因需求過快下降而帶來的供需矛盾加劇狀況,進而穩定鋼價運行。此外,鋼企集中檢修也是應對生產成本快速上漲的一種策略。
宏觀利好疊加鋼企主動減產,這才有了春節前鋼市熱鬧起來的情況。只是春節前鋼價上漲態勢能否從期貨市場漲到現貨市場、從原料市場漲到成材市場,這仍有待觀察。原因很簡單,當前現貨市場已經逐漸進入休假模式,貿易商逐漸離場,市場在價格反彈后的實際成交量有限。這也是為何期貨翻紅后現貨價格并未持續大幅跟進的主要原因之一。缺少有效需求的持續跟進,現貨市場的反彈更多的是試探性拉漲,最終市場可能會進入“有價無市”的行情中。
同時,在成材期貨反彈的過程中,焦炭和鐵礦石期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盡管原料現貨表現穩定,抗跌性相對強,但隨著鋼企檢修增多,不排除焦炭及鐵礦石現貨價格有回落的可能。在此影響下,鋼材成本平臺將下移,在需求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不排除春節前鋼價有沖高回落的可能。
總之,當前區域市場升溫更多的是宏觀利好帶動下資本市場的刺激,這種條件下的反彈行情或不具有持續性。筆者認為,春節前市場操作還是謹慎為妙,建議市場參與者積極回籠資金、優化庫存、備戰春節后市場,切忌盲目追漲。
《中國冶金報》(2021年2月2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