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林海
“進入12月份,鋼材市場的強預期將在弱現實的影響下逐漸減弱。”11月30日,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汪建華在一場業內直播活動中,針對2022年最后一個月的鋼材市場行情做出預測。他認為,雖然12月份鋼材市場政策預期良好,但仍將面臨外需回落、內需減少、供給承壓、疫情難防的“四重壓力”。
“雖然近期宏觀利好政策頻頻出臺,但或許難以改變基本面走弱的現實情況。”他說。11月28日,證監會宣布在股權融資方面調整優化5項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被業內視為射出支持房企融資的“第三支箭”,彰顯了政策層面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至此,“第一支箭”即信貸投放、“第二支箭”即債券融資、“第三支箭”即股權融資的工作已全部到位。三箭合一,力爭“救市先救企”。
在汪建華看來,這確實是一大利好,但在12月份或許尚難發揮出較大的實質性作用。“只有房屋銷售面積起來了,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才能正常循環起來,進而惠及拿地、新開工、施工和竣工等各方面。”汪建華解釋道,“在需求沒有增量的情況下,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困難,甚至連穩住都不容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回落至48%,其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落至48.9%的收縮區間。汪建華說:“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只有2020年2月份和2015年底才出現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進入收縮區間的情況。由此判斷,強預期對市場的支撐難持久。”
汪建華預計,進入12月份,鋼材庫存拐點將出現,在需求走弱的背景下,這將成為鋼材價格漲跌的風向標。據統計,近期,我國五大鋼材品種周產量持續回落,但較去年同期仍高出22.67萬噸,重點統計的247家鋼企鐵水日均產量同比提高20.89萬噸。與此同時,建筑鋼材日均成交量回落至13萬噸的水平。
“在鋼企減產意愿不明顯的背景下,鋼材庫存拐點大概率出現在12月上旬。”汪建華進一步分析道,從過去6年春節前鋼材庫存變化情況來看,基本上在春節前倒數第6周鋼材庫存開始增加,只有2022年是在春節前倒數第4周鋼材庫存開始增加,預計2023年春節前鋼材庫存上升周期要多2周~3周,市場壓力并不小。他特別提到,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10月份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環比雖然下降1.2個百分點,但同比仍創下新高,可見,工業企業庫存壓力不容樂觀,后期降價降庫存將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產業鏈的利益博弈同樣限制了12月份鋼材價格的波動空間,預計鋼材價格漲跌空間都有限。”汪建華提出,一方面,無論是從保證2023年鋼鐵產量基數的角度考慮,還是從經濟性角度考慮,當前鋼企樂于增產。在此背景下,原燃料需求并不容易下降,再加上當前原燃料庫存處于低位,極易導致原燃料價格走強甚至出現超預期上漲,進而推高鋼材價格。不過,考慮到后期季節性消費回落的壓力加大,一旦盤面價格超過出廠價格,部分鋼企可能會選擇廠庫交割,再加上經歷了今年這一輪虧損行情后,沒有幾家鋼企愿意去扛長達兩三個月的存貨風險。這樣看來,鋼材價格后期大概率將壓制原燃料價格,有可能形成共振下跌的局面。
“因此,從產業鏈利潤分配的角度來看,原燃料企業高利潤格局難持續,鋼材價格將在多方博弈中尋求平衡點,震蕩波動是必然,但漲跌空間都有限。”汪建華說,“相信大家對今年6月、7月份鋼材價格近乎斷崖式的下跌記憶猶新。況且今年4月、5月份市場還處于傳統需求旺季,現在臨近年終,市場到了需求淡季,新一輪疫情或許會讓市場行情更加不容樂觀。”
汪建華建議,對于鋼企來說,若有需求,則可以積極生產和銷售,擇機逢高盤面賣出保值;對于鋼貿商來說,冬儲要更加謹慎;對于終端用戶來說,應維持按需采購策略,把握市場機遇。
《中國冶金報》(2022年12月6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