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7月份,鋼材市場進入傳統市場淡季,受高溫多雨天氣的影響,下游有效需求不足,生產強度沒有及時調整到位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疊加受鋼筋新舊國標過渡期的影響,國內鋼材市場價格持續下降。尤其是8月份以來,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鋼材價格呈加速下跌之勢。
國內鋼材價格指數持續下降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7月份,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平均值為100.46點,環比下降3.64點,降幅為3.49%;同比下降9.42點,降幅為8.57%。其中,CSPI長材指數平均值為102.32點,環比下降4.53點,降幅為4.2%;同比下降10.86點,降幅為9.60%。板材指數平均值為98.92點,環比下降3.45點,降幅為3.4%;同比下降11.80點,降幅為10.66%。
截至7月末,CSPI為97.00點,環比下降5.96點,降幅為5.79%;比上年末下降15.90點,降幅為14.08%;同比下降14.22點,降幅為12.79%。
1月—7月份,CSPI平均值為106.86點,同比下降6.36點,降幅為5.60%。
長材、板材價格均持續下降,長材降幅大于板材。
截至7月末,CSPI長材指數為98.35點,環比下降6.85點,降幅為6.51%;CSPI板材指數為95.57點,環比下降5.73點,降幅為5.66%。與上年同期相比,CSPI長材、板材指數分別下降15.73點、17.11點,降幅為13.79%、15.18%。
1月—7月份,CSPI長材指數平均值為109.66點,同比下降7.87點,降幅為6.70%;板材指數平均值為105.76點,同比下降7.78點,降幅為6.85%。
主要鋼材品種價格均有所下降。
7月末,鋼協監測的8大鋼材品種中,所有品種價格環比有所下降。其中,高線、螺紋鋼和角鋼價格分別下降270元/噸、252元/噸和176元/噸,中厚板、熱軋卷板、冷軋薄板和鍍鋅板價格環比分別下降221元/噸、220元/噸、235元/噸和244元/噸,熱軋無縫管價格下降99元/噸。
鋼材價格指數已持續低于100點。
今年第1季度,鋼材價格持續單邊下行,尤其是春節后鋼價下跌幅度加快。進入4月份以后,鋼材價格止跌企穩,開始回升。5月份,鋼材價格震蕩運行,不同品種走勢有所分化,價格總體高于4月份。6月份以后,供需矛盾加劇,鋼材價格又開始下跌。尤其是在7月份傳統需求淡季后,疊加螺紋鋼新舊國標過渡的影響,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大,鋼材價格加速下跌,連續跌破前低,CSPI已經連續4周低于100點。近期,部分地區(新疆、南昌)Ⅲ級螺紋鋼價格跌破3000元/噸。
各地區鋼材價格指數環比降幅擴大。
分地區來看,截至7月末,CSPI全國6大地區鋼材價格指數環比均持續下降。其中,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7月末指數比6月末分別下降6.18%、4.64%、6.52%、5.62%、5.23%和5.51%。
7月末,西部(陜晉川甘論壇)螺紋鋼價格指數為3296元/噸,環比6月末下降227元/噸,降幅為6.74%。
國內市場鋼材價格變化因素分析
制造業和基建投資增速放緩,房地產投資降幅擴大。
1月—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3.6%,增速較1月—6月份放緩0.3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9%,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3%,增速下降0.2個百分點。中國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連續3個月低于榮枯線,顯示制造業有所減弱。7月份,汽車產量為229萬輛,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8.8%。1月—7月份,機械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多數產品產量同比增長。7月份,冰箱和空調產量同比分別下降3.0%和12.9%,洗衣機同比增長13.8%。7月份,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月—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9%,增速環比放緩0.1個百分點。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0.35%。
從房地產業來看,1月—7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下降10.2%,增速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3.2%,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30017萬平方米,下降21.8%。截至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為7392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5%,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22.5%。
總體情況看,房地產業各項指標繼續下降,難言觸底,制造業和基建增速穩中略降。
粗鋼表觀消費量降幅大于產量降幅。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7月份,全國生產粗鋼8294萬噸,同比下降9.0%;日產267.55萬噸,環比下降12.4%。生產生鐵7140萬噸,同比下降8.0%;日產230.32萬噸,環比下降7.2%。生產鋼材11436萬噸,同比下降4.0%;日產368.90噸,環比下降11.9%。1月—7月份,全國累計生產粗鋼6.14億噸,同比下降2.2%;生產生鐵5.10億噸,同比下降3.7%;生產鋼材8.13億噸,同比增長1.3%。
從進出口來看,7月份,我國出口鋼材782.7萬噸,環比下降91.8萬噸,降幅為10.5%;均價為790.1美元/噸,環比上漲17.5美元/噸,漲幅為2.3%。1月—7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6122.7萬噸,同比增加1095.3萬噸,增幅21.8%;出口均價為780.2美元/噸,同比下降24.8%。
7月份,我國進口鋼材50.5萬噸,環比下降7.0萬噸,降幅為12.2%;均價為1764.0美元/噸,環比上漲154.2美元/噸,漲幅為9.6%。1月—7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鋼材412.2萬噸,同比減少29.6萬噸,降幅為6.7%;進口均價為1664.9美元/噸,同比下降2.0%。
由此計算,7月份,全國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515萬噸,同比下降10.7%。1月—7月份,全國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55404萬噸,同比減少2532萬噸,同比下降4.4%。粗鋼產量降幅小于表觀消費量降幅,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
原燃料價格有所下降,成本支撐減弱。
從原燃料來看,與6月末相比,除噴吹煤價格穩中有升外,其他原燃料品種均持續下降。其中,國產鐵精礦、煉焦煤、冶金焦和廢鋼價格降分別為2.76%、1.30%、1.93%和5.05%,噴吹煤價格環比上升0.08%。
國際市場鋼材價格持續下降。
7月份,CRU國際鋼材價格指數為190.2點,環比下降7.3點,降幅為3.7%,為連續6個月下降;同比下降19.4點,同比降幅為9.3%,降幅有所收窄。
1月—7月份,CRU國際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208.1點,同比下降19.8點,降幅為8.7%。
長材、板材價格均有所下降,板材降幅大于長材。
7月份,CRU長材指數為201.4點,環比下降3.7點,降幅為1.8%;CRU板材指數為184.7點,環比下降9.0點,降幅為4.6%。與去年同期相比,CRU長材指數下降14.9點,降幅為6.9%;CRU板材指數下降21.6點,降幅為10.5%。
1月—7月份,CRU長材指數平均值為210.8點,同比下降21.7點,降幅為9.32%;CRU板材指數平均值為206.8點,同比下降16.0點,降幅為7.2%。
北美、歐洲、亞洲地區鋼價指數均持續下降。
北美市場
7月份,CRU北美鋼材價格指數為209.1點,環比下降16.7點,降幅為7.4%;美國制造業PMI為46.8%,環比下降1.7個百分點。7月份,美國中西部鋼廠除線材和型材外,長材、板材價格均持續下降。
歐洲市場
7月份,CRU歐洲鋼材價格指數為214.3點,環比下降0.2點,降幅為0.1%;歐元區制造業PMI終值為45.8%,環比持平。其中,德國、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制造業PMI分別為43.2%、47.4%、44.0%和51.0%,除意大利價格由降轉升外,其他國家價格環比由升轉降。
亞洲市場
7月份,CRU亞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65.8點,比6月份下降5.6點,降幅為3.3%,價格持續下降;日本制造業PMI為49.1%,環比下降0.9個百分點;韓國制造業PMI為51.4%,環比下降0.6個百分點;印度制造業PMI為58.1%,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中國制造業PMI為49.4%,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7月份,印度市場鋼材各品種的價格有所下降。
后期鋼材價格走勢分析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在原燃料供給寬松的背景下,鋼材價格主要受市場供需兩端影響。今年前7個月,鋼鐵供給同比出現了一定的減量,不過還是沒有及時減到位,減量節奏也滯后于需求。總的來看,供給仍然是決定今年后期鋼材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也是決定后期鋼鐵企業主業經濟效益的最主要因素。鋼材需求下降是外因,是不可抵抗因素;鋼材供給是內因,是可以通過自律控產降庫存調節的主動因素。具體分析來看:
供給方面,政策層面主要受粗鋼產量調控政策及能耗雙控政策影響。今年4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發布消息稱,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統計局會同有關方面將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調控工作,堅持以節能降碳為重點,區分情況、有保有壓、分類指導、扶優汰劣,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配合做好產能產量調控工作,相關部門將聯合開展全國鋼鐵冶煉企業裝備基礎信息摸底工作。此外,5月29日,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進一步指出,2024年繼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到2025年底,與2023年相比,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左右。2024年—2025年,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2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530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8月份以來,鋼材價格持續大幅降低,大部分鋼鐵企業已經出現虧損,一些鋼鐵企業才開始主動調整生產節奏,加大檢修停產力度,市場供給有所減少,企業自發的市場化減產嚴重滯后,雖然對緩解供需矛盾也有一定作用,但已經造成鋼鐵主業虧損的不利局面。
此外,近期來看,8月上旬,鋼協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003.39萬噸,粗鋼日產200.34萬噸,環比增長1.52%,同口徑比去年同期下降6.94%。
從企業庫存看,8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約1590.06萬噸,比上一旬(即7月下旬)減少14.99萬噸、下降0.93%;比7月同旬增加49.80萬噸、上升3.23%;比去年同旬減少15.12萬噸、下降0.94%。盡管企業庫存同比有所下降,但7月份鋼材產量也是同比下降的,因此該庫存相對仍處于歷史同期高位。從社會庫存看,8月上旬21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為1021萬噸,環比減少19萬噸,下降1.8%;比今年初增加292萬噸,上升40.1%;比上年同期增加57萬噸,上升5.9%。
從需求層面來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仍舊是影響行業需求變化的關鍵因素。5月17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優化首付和個人貸款的相關規定。另外,住建部、自然資源部也有相關穩房地產業的政策相繼推出。隨著房地產一系列組合拳的打出,有利于房地產市場今年探底企穩。不過,短期來看,相關政策的執行效果有待觀察。7月份房地產各項指標仍難言樂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1月—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均有所放緩。隨著專項債和特別國債的發行,“兩重”的措施落地,基礎設施建設在用鋼需求方面能起到延緩下降的作用。從制造業來看,各行業走勢分化明顯。7月份制造業PMI為49.4,比6月份還低0.1點,連續3個月低于榮枯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汽車產業目前正處于去庫存階段,7月份產量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8.8%,預計汽車行業下半年生產形勢弱于上半年,對鋼鐵需求拉動作用相對有所減弱。從家電行業來看,冰箱、洗衣機、空調三大件1月—7月份產量仍保持較快增速,下半年進入淡季,對鋼材需求拉動作用也較為有限。從機械行業來看,上半年工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多數產品產量同比增長,繼續對鋼鐵間接出口形成積極帶動作用。綜合來看,今年后期各下游用鋼行業對鋼鐵需求進一步分化,用鋼需求下降的占多數,預計總體需求弱于上半年。
后期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是加大自律控產的力度、調整節奏,以匹配下降的現實需求。如前所述,面對需求不足的現實,供給沒有及時調整和調整到位,導致當前供求矛盾加劇、鋼材價格下行、鋼企利潤下滑的主要因素。因此,建立合理健康的供需平衡秩序尤為重要。行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需求側,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供給側。今年第1季度以來,在鋼協的號召下,多數鋼鐵企業形成了共識,自律控產降庫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一成果已經充分表明,自律控產是應對鋼鐵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抓手。
根據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截至8月16日,CSPI指數為91.38點,為今年初以來的最低值。CSPI已經連續4周低于100點。近期,部分地區Ⅲ級螺紋鋼價格已經連續跌破3000元/噸。
7月份,不少鋼鐵企業虧損嚴重,行業形勢嚴峻。在此背景下,鋼鐵企業應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加大力度控制產量降低庫存,進一步匹配下降的市場需求,才能持續保持市場穩定運行。堅決按照“三定三不要”的經營原則特別是“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原則組織生產,下半年要充分認識到少減產、減產慢對自己對行業不利,多減產、減產快對自己對行業有利,以自律減產實際行動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全體職工的美好生活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基礎。
二是鋼材出口量仍保持高位,國際貿易風險正在不斷加劇。今年初以來,鋼材的高出口持續引發國際市場的關注。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7月份,我國出口鋼材782.7萬噸,環比下降10.5%。1月—7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6122.7萬噸,同比增加1095萬噸,增幅達21.8%;累計出口均價為788.5美元/噸,同比下降33.4%。出口大幅增加,出口均價大幅下跌。在此情況下,今年初以來我國遭受貿易救濟原審案件明顯增加。截至今年7月末,原審案件已達13起(2021年7起、2022年4起、2023年4起),接近前3年之和。隨著貿易救濟原審案件的增加,后期我國鋼材出口面臨的風險正在累積,需持續保持關注。
《中國冶金報》(2024年08月28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