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蘇加慶 通訊員 欒長河
1月4日,濟南市氣象局氣象臺發布寒潮黃色預警,濟南市或迎70年來同期最低溫。1月7日,濟南市鋼城區汶源觀測點最低氣溫達零下20.1攝氏度,達到本地氣象臺建站以來1月上旬同期歷史極值。
面對極寒天氣,承擔著濟南市鋼城區80%供熱任務的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及時調整熱力能源生產模式,積極給蒸汽補熱,增加熱源供應,全力滿足城區居民采暖需求,讓區內居民在寒冬中感受了企業送來的溫暖。
全力打造企業和區域深度融合
“我們要采取‘五位一體’協同、生態圈建設,以及進一步融入區域、融入政府、融合發展等措施,實現與各方面的共創、共進、共贏。”在日前召開的萊蕪分公司三屆四次職代會上,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黨委書記王向東就如何做好企業和區域融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部署。
企地共建,相融共生。50年前,萊蕪分公司建廠的打樁聲響震徹了整個鋼城大地。從那時起,因鋼設區、靠鋼強區的鋼城開始充滿了濃重的鋼鐵味道。50年來,在不斷成長壯大的歷史進程中,萊蕪分公司全力踐行“融入區域、融入政府、融合發展”的理念,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全力打造企業和區域深度融合、一體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數萬計的鋼鐵人飽含一份熾熱的鋼鐵情懷,用真情和行動溫暖著這塊生產鋼鐵的土地。
保障鋼城片區供暖工作
“供暖是民生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一旦出現問題,必須第一時間盡快解決。”這是多年來萊蕪分公司踐行社會責任的一份堅實承諾。
2020年12月13日,一場冷空氣突然而至,大雪紛飛,氣溫驟降至零下10攝氏度。正當大家周末休息的時候,萊鋼天元氣體有限公司一條35千伏電線突發故障,造成能源動力廠老區4號發電機停機,鋼城區東線供暖范圍內15個小區、數千個住戶供暖全部中斷。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修大戰順勢拉開,萊蕪分公司生產調度、設備檢修人員、生產保供人員等近百人組成了“搶修保供”大軍,他們經過排查診斷、設備故障處理等搶修作業,次日下午16時,各小區恢復正常供暖。
目前,整個鋼城區主城區的熱源全部由萊蕪分公司承擔,供熱線路涵蓋北、中、西、東四條線路,供熱面積達530萬平方米,占整個鋼城區供熱面積的80%以上。作為熱源供應單位,每次遇到寒流降溫,該公司總是第一時間調整生產計劃,整合人力、物力等資源,寧可減少公司用于發電生產的蒸汽量,也要全力保障鋼城片區供暖工作。
“咱們冷點、累點不算什么,能讓大家快點暖和起來就值了。”連續奮戰了24小時,該公司檢修事業部職工賈洪亮疲憊的臉上洋溢著大戰獲勝后的喜悅。賈洪亮身上的這份暖,只是企業成百上千與供暖相關人員的一個代表。
“因為有你,這個冬天不寒冷,在萊鋼,真暖。”有人說,對企業來講,把原本用來發電掙錢的蒸汽給大家供暖,是一筆虧本的買賣,但這更是暖人暖心的愛心工程,面對用戶的夸贊,萬千鋼鐵人誓將這份帶著鋼鐵熾熱的暖流一起驅散這隆隆深冬的嚴寒。
下一步,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加快實施,該公司將通過高爐沖渣水余熱改造、燒結發電機余熱采暖等項目進行熱源供應優化提升,更好地滿足鋼城區的供暖需要。
打造城市鋼廠綠色發展樣板
2016年以來,萊蕪分公司編制實施《環境深度治理實施方案》,全面吹響了綠色轉型發展的號角。作為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該公司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持續強化環境深度治理,著力在綠色發展、環境友好、生態和諧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十三五”期間,該公司先后投資60億元資金用于企業環保治理,特別是2020年在環保創A保B工作中,圍繞環保超低排放改造,該公司優化整合199個環保項目,大力推進焦化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及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2020年11月23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下發《山東省2020年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評級A級、B級及引領性企業名單》公告,焦化廠績效評級達到A級,萊蕪分公司、銀山型鋼區域績效評級為B級,標志著該公司“創建環保績效A級企業確保B級企業”目標順利實現。天藍、水綠、空氣清新,市民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2020年,鋼城區環境質量改善前10個月位居濟南市第2位。打造城市鋼廠綠色發展樣板與城市發展相融相生,是該公司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更是這個城市人民群眾的心聲與渴望的體現。
《中國冶金報》(2021年1月28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