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燕
“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全年要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談到2019年的重點任務時,大篇幅闡述了為企業減負的思路、舉措和決心。
字字珠璣,直抵人心。
例如,報告提出,“要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對于鋼鐵行業而言,這將帶來上百億元的應繳增值稅額的下降,減稅規模占凈利潤比重達15%以上,行業稅負將明顯減輕。
再如,報告提出,“要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這意味著,以后企業每年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方面的支出可節省20%,企業的社保繳費負擔將有實質性下降。
又如,報告還提出,“要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鼓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等等。這些措施將切實改善企業融資緊張的狀況,明顯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
2015年鋼鐵行業陷入低谷,自此之后,銀行等金融機構屢屢對鋼鐵企業限貸、抽貸,鋼鐵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停擺”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成本高成為全行業面臨的嚴峻問題。而上述舉措無疑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系列問題,進一步激發鋼鐵企業的發展活力。
如此大規模的減稅降負舉措,一方面有助于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特別是小微企業主體活力,畢竟“只要市場主體有活力,就能增強內生發展動力,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減稅降費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
“放水養魚”活力增。我們相信,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鋼鐵企業將迸發出新的市場活力,高質量發展的腳步亦將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