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記者 何惠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挑戰與困難并存,在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尋常。中國鋼鐵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交出了優秀答卷,2020年全國粗鋼產量較2019年有所增長,鋼企經濟效益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為國民經濟實現正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與此同時,行業的短板也愈發明顯?!苯衲陜蓵陂g,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軋鋼廠三軋車間副主任楊庚豹指出,當前,鋼企普遍存在盲目擴大產能、環保質量差、原材料鐵礦粉受制國外、高品質鋼研究投入經費少、銷售不規范、自動(智能)化生產方向不明確等問題。
基于此,楊庚豹建議:
一是相關部門研究對策酌情控制鋼鐵企業現有產能,否則,產能擴大后將帶來巨大環保壓力。
二是鋼鐵企業要持續推進生產設備與技術綠色升級,在達到超低排放的同時,狠抓精細化管理,不斷建立健全環保組織機構,落實環保責任,大力實施清潔運輸,進一步完善煤氣、蒸汽、爐渣、焦化副產品和工業用水循環回收利用,高標準完成脫硫脫硝和鋼渣處理。
三是鋼鐵企業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多增加研究新品的資金投入,多研發一些高品質鋼種,減少優鋼、特鋼的進口量。
四是鋼鐵企業是用水大戶,一些企業每個車間經常單獨進行補排水,建議每一家鋼企建立完全內循環機制,只進不出,減少外排或不外排,減輕社會壓力。
五是為了解決原料進口問題,建議由國家牽頭組織相關企業進行研究論證,合力購買海外資源,收購海外礦商或擇機控股,掌握礦山資源,增強價格制定權。
六是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幫助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建筑鋼材出口量增加,減少國內鋼企的庫存量。
七是推進智能化煉鋼,穩定產品質量,減輕煉軋鋼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人身安全系數。
八是鋼鐵企業要完善人才機制,留住關鍵人才、高技能人才,穩定產品質量。
九是完善各類鋼材的市場準入機制,規范各個企業的銷售、檢測各種指標,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不得降級銷售到市場上。探索推進特殊鋼生產原料的傳統加熱方式,滿足特殊用途的各種要求。
十是企業利潤要和員工利益緊密掛鉤,不斷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創新活力,企業與員工間形成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