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通訊員 張新 報道
圖為陜鋼龍鋼公司煉鐵廠1號高爐外景 王奕文攝
作為陜西鋼鐵集團旗下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陜鋼龍鋼先后被評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2021年綠色發展標桿企業、國家AAAA級工業旅游景區、環保績效A級企業,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留下了一串串腳印。追溯這些綠色的足跡,陜鋼龍鋼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十里鋼城的“綠色檔案”
站在陜鋼龍鋼5號高爐觀景臺上,目之所及是綠草如茵、河水如碧,仿佛能夠感受到鋼城的脈動。該單位環保辦主任閆培昌介紹道:“龍鋼是全國鋼鐵行業目前兩家AAAA級在線工業旅游景區之一,每年來龍鋼旅游的游客有4萬多人。”
圖為陜鋼龍鋼公司五號高爐操作平臺 韋力攝
圖為陜鋼龍鋼公司高爐主控室 聶旭攝
近年來,陜鋼龍鋼扎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發展的眼光、鋼的行動、鐵的決心,在守衛職工藍天幸福感的道路上鏗鏘前進。在有組織排放方面,陜鋼龍鋼先后累計投資40億元對環保裝備進行了升級,建成了3臺燒結煙氣脫硫脫硝系統;完成了265平方米燒結機頭電除塵、配料和篩分除塵改造;推動了煉鋼3次煙氣治理項目的實施。在無組織排放方面,陜鋼龍鋼建成了總面積為40萬平方米的16個封閉料倉;治理皮帶輸送系統無組織揚塵65千米;完成了皮帶通廊、高爐出鐵口、鐵渣溝、出鐵場等重點部位密封30余萬平方米。此外,陜鋼龍鋼清潔運輸投入運行電動重卡73輛、電動裝載機5臺;實施了環保管控智能化改造,建成了有組織集控、無組織“管控治一體化”平臺、機動車環保智能門禁系統等。截至目前,陜鋼龍鋼已成為西北地區唯一一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
圖為陜鋼龍鋼公司展覽館前人工湖、涼亭棧道 徐顥軒攝
傳統產業煥發“綠色生命”
傳統工業煥發“綠色生命”不僅需要魄力,更需要擔當。陜鋼龍鋼按照“四季常綠、季季有花、成林成帶”的綠化思路,開展廠區綠化美化工作,綠化面積從2016年的3萬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110.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3%以上;同時全面提升現場環境,打造出省級星級現場21個、三星級11個、四星級3個、五星級7個。圍繞“鋼鐵是這樣煉成的”主題,陜鋼龍鋼建成了以龍鋼發展史為主線的龍鋼展覽館,開發“一館一中心四景點”為核心的龍鋼景區,成功躋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行列。
圖為陜鋼龍鋼公司景區假山噴泉 楊軍攝
陜鋼龍鋼健全綠色低碳、循環利用管理機制,創新環保節能工作方式,構建循環經濟生態圈,在鋼鐵行業率先實現了“出鐵不見鐵、運料不見料、行車無揚塵、廢氣超低排、廢水零排放、固廢全循環”。據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說:“自從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煙囪連白色蒸汽都不冒了,有時候有參觀者會疑惑怎么不見煙囪冒煙,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正常生產!”
全產業鏈條實現“綠色制造”
清潔生產和綠色制造是陜鋼龍鋼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其生產的禹龍牌鋼材支撐了“十四運”場館建設。此外,陜鋼龍鋼還開展除塵變頻改造、高爐智能燒爐改造、燒結機微負壓點火改造等8項節能降碳項目;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就林業碳匯、碳資產管理等進行技術交流;邀請冶金規劃院專家進行節能降碳技術交流,對能源系統進行診斷。
圖為陜鋼龍鋼公司辦公樓前 楊軍攝
在陜鋼龍鋼的智慧環保大廳中,覆蓋生產全過程的23套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均與國家污染源監控平臺聯網。該設備實現了數據保存、歷史曲線查詢及實時報警。確保了數據的穩定、可靠傳送和歷史數據、監控畫面可追溯。在煉鐵高爐、煉鋼轉爐、燒結平臺和職工的操作室里,潔凈的木地板、現代化的自動化冶煉設備讓陜鋼龍鋼職工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在陜鋼龍鋼連綿數里的沿河綠化帶上,楊柳依依、繁花似錦、綠草如茵。龍鋼的綠是濃郁的,它把生命的層次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