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周傳勇 特約通訊員 褚慧娟 通訊員 呂娟 趙騰 報道
1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山鋼10年,卻鐫刻著革新求變的堅毅足跡,彰顯著時代大潮的磅礴力量。10年來,山鋼集團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 下,通過強黨建、塑生態,破瓶頸、增活力,攻主業、調布局,促低碳、增綠色,強管理、塑優勢,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臺階。2021年山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65.19億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還多;經營績效連年穩定在百億級,連續4年躋身中國鋼企綜合競爭力排名A+(競爭力極強)行列,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32位;日照、萊蕪兩個鋼鐵基地全部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和“中國鋼鐵工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企業”,鋼鐵主 業全部工序均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權屬公司環境信用評價全部為綠牌,綠色低碳發展績效走在了全國鋼鐵企業前列,交出了一份新時代鋼鐵強企建設的優異答卷。
山鋼集團日照、萊蕪兩個鋼鐵基地均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李建輝 攝)
高質量黨建,引領魅力山鋼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2017年5月,山鋼集團黨委印發《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重點任務》,5大項45條重點任務,涵蓋了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建設高素質領導人員隊伍的方方面面;健全黨組織議事規則,制訂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從機制上保障了 黨委領導作用發揮,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山鋼集團持續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和過硬黨支部創建,2021年底全集團過硬黨支部比例達到 66%,17個黨支部被評為省屬企業過硬黨支部示范點;圍繞中心任務推動創新,“互聯網+黨建”等40多個黨建品牌競相涌現,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合。
從嚴從實抓好正風肅紀。山鋼集團構建完善黨內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三位一體”大監督體系,出臺《問責管理辦法(試行)》,明確8類重點問責事項,以強力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每年對二級權屬單位黨組織的巡察工作實現全覆蓋,公司治理進一步規范。
建設“幸福和諧新山鋼”。山鋼集團每年組織開展“中國夢·新時代”系列宣講,部署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每兩年開展一屆道德模范人物評選,匯聚了建設魅力山鋼的磅礴力量;恪守“為民情懷,職工福祉”信念追求,31個單位被命名為“山鋼集團幸福和諧企業”;廣泛開展全員“平凡創新”,2021年度山鋼股份一線職工完成各類創新改善項目9.16萬項,人均3.8 項;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職工,職工收入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7%。此外,山鋼集團累計捐助數千萬元公益資金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2021年、2022年蟬聯“山東社會責 任企業”。
山鋼拔河隊蟬聯山東省運會冠軍(山鋼 供圖)
改革風勁,造就活力山鋼
改革從夯基壘臺到立柱架梁。2016年山鋼集團謀劃和推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建,2019年出臺《深化改革實施方案》,確定了包括13項重點任務、36項重點舉措的“1336”倒計時改革方案,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建升級版;2021年初出臺《深化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山鋼集團連續4年在半年工作會議上專題研究部署改革工作,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管控體系文件等接續出臺,搭建起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100多項標志性、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動作限時落地。
管控新格局確保運行高效。山鋼集團構建放權到位、激勵到位、監督到位的“鐵三角”,制訂了以《管理綱要》和配套清單為核心的“1+6”(1個《管理綱要》和6個管理事項清單)管控體系文件,明確界定山鋼集團與權屬公司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對權屬公司的管控原則、管控模式和重點管控事項,明確法人治理各主體的權責劃分,再造管控運行方式,確保山鋼集團和權屬公司運行高效、風險可控,最大程度激發各級企業的內在活力。人事制度改革勇涉深水區。2017年9月29日,山鋼金控擎起山鋼新一輪改革接力的“第一棒”,百萬年薪公開選聘經理層。經過3年的試點推行和摸索改進,2020年2月20日,山鋼金控董事會與4名通過市場化手段選聘的職業經理人簽訂新任期契約。截至2021年底,山鋼集團具備條件的11家權屬二級公司、72家權屬三級公司經理層全部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其中7家權屬公司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
市場化薪酬激發內在活力。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山鋼集團始終把分類、分層、精準激勵作為改革方向,提高績效薪酬占比,推動職工收入與工作業績、實際貢獻和企業經營效益緊密掛鉤,有序推進符合條件的企業落實中長期激勵,使職工薪酬水平進一步與市場接軌。產權改革和股權改革激蕩而來。2019年12月中旬,日照公司1.63億元職工持股資金全部到位,一紙小小的股權證書成為企業與職工的“黏合劑”。淄博錨鏈、金控國貿、萊鋼綠建混改效果顯現,2020年,山鋼集團混改企業資產、戶數占比分別達到78%和64%。
山鋼集團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李建輝 攝)
創新驅動,構筑“生態圈”山鋼
確定新方略,引領新發展。2017年初,山鋼集團確定了“多元主打、結構調整,闖開轉型升級特色之路;奮戰3年、提 質增效,躋身全國鋼鐵強企前列”的發展方略。2020年,山鋼集團確立新一輪新舊動能轉換3年行動計劃發展方略:聚合資源、開放共享,構建安全高效鋼鐵產業生態圈;動能轉換、創新治理,打造綠色智能行業發展新標桿。
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勞動競賽(何愛喜 攝)
調整產業格局,創新商業模式。山鋼集團聚焦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山東省先進鋼鐵制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山鋼篇”落地,日照鋼鐵精品基地一期工程全線貫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低消耗低污染正逐漸成為特色。山鋼集團構建以客戶為引領,以人才為支撐,營銷、生產、研發高效運行的“五位一體”協同機制,全產業鏈合作、全價值鏈服務的商業模式初步形成,安全、高效鋼鐵產業生態圈逐漸變為現實。
向“高科技企業”轉型。山鋼集團發布《高科技企業創建綱要》,“一院多中心”研發體系構建完善,“揭榜掛帥”等制度不斷完善,2021年研發費用為51億元,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15%。山鋼集團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27個,高新技術、單項冠軍、瞪羚、專精特新等各類科技型企業40余家;承擔或參與國家和省重大專項13項,先后突破H1000大規格H型鋼耐低溫、超薄異型坯全保護澆鑄等世界 性難題,51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山鋼集團還位列“2021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全國第5位、全球第9位。
山鋼集團重獎科技創新突出貢獻者(李建輝 攝)
踐行“兩山”理論,圓夢綠色山鋼
超前介入,重拳出擊。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剛發布,山鋼集團就著手開展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企業影響的預測評估,并據此制訂《綠色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0年)》,計劃投資49.31億元,實施187項綠色發展環保提升項目。2019年,生態環境部《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正式下發后,山鋼集團新增超低排放改造項目81項,增加計劃投資2.4億元。
“新區”再升級。位于黃海之濱的日照公司是山鋼集團的“新區”,2018年一期項目投產。一期完成投資406億元,其中 環保投資高達64億元,占總投資的1/6。面對鋼鐵行業排放標準的直線式提升,山鋼集團委托行業權威機構進行全流程預評估,共梳理出1500多個問題,又投入8億元資金,先后完成141項超低排放改造項目。2020年11月,日照公司成為當時山東省長流程聯合鋼鐵行業唯一一家環境績效A級企業。
“老區”迎蝶變。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國家“小三線”建設時期,是山鋼集團的“老區”。在這里,山鋼集團打響了一場超低排放攻堅戰,先后投資60余億元用于強化環保設施提標改造和環境深度治理,同時大力推進綠色集約化生產方式,通過工藝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 能,發展智慧能源,加快實現低碳發展。2020年,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焦化廠成為當時山東省焦化行業唯一一家環境績效A級企業。
山鋼成為“一帶一路”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優質供應商(孫曉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