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通訊員 陳民 報道
始建于1939年的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鋼)被譽為“紅土高原的鋼鐵脊梁”,80多年薪火相傳,風雨兼程不斷前行,為云南的工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云南工業企業的排頭兵,昆鋼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實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 中心,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不斷推動產業重塑和升級。特別是2021年2月份,在深入推進環保搬遷轉型升級項目之際,昆鋼加入中國寶武,開啟了綠色發展的新征程。
昆鋼新區文化石(昆鋼 供圖)
提質增效,聚集高質量發展“源動力”
10年來,昆鋼不斷做優做強。大紅山礦業開展智能化礦山建設,獲得“全國綠色礦山”稱號,鐵礦石自給率達到30%~40%;天朗環保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企業;鋼鐵產量保持云南第一,“昆鋼”牌抗震鋼筋入選國家重大工程鋼筋品牌候選品牌,在云南省內市場保 持較高美譽度;云南水泥建材集團共擁有16條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進入中國水泥行業品牌影響力企業“全國二十強”,名列2022年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第14位;云鈦公司擁有全球第4臺、中國第1臺自主研發和制造的EB(電子束加熱)爐,生產出的世界最長最薄鈦扁錠、中國最大規格EB鈦圓錠填補了國內空白,2022年該公司被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管道運輸技術繼續保持世界先進、國內領先地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近年來,昆鋼建成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18個、工程研究中心6個,以及院士工作站3個,擁有專利授權2574項;昆鋼養生敬老公司被認定為全國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企業、云南省最高級別——四級養老機構。
云南鋼鐵廠1943年建成的云南省第一座高爐(昆鋼 供圖)
二期2500立方米2號高爐(昆鋼 供圖)
2021年,昆鋼實現匯總收入682.87億元,合并利潤16.25億元。在2021年云南品牌價值評價中,“昆鋼”牌榮登云南產品品牌價值榜榜首。
昆鋼鋼材應用于烏東德水電站(昆鋼 供圖)
昆鋼鋼材應用于長2471米的龍江大橋,這是目前亞洲山區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 (昆鋼 供圖)
固本培元,全面推進綠色低碳智慧發展
10年來,昆鋼積極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及云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排放為目標,加快轉變企業經濟發展方式,更好地推進綠色化進程,形成了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獨有優勢和新的支撐。作為云南省首家成立節能減排中心的企業,昆鋼積極響應國家“雙控”號召,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工藝落后的設備設 施,按照中國寶武“高于標準、優于城區、融入城市”的標準,實施本部環保搬遷轉型升級項目,逐步進入“延伸產業鏈、循環經濟、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位于昆鋼新區東門的孔雀綠雕(昆鋼 供圖)
繼昆鋼新區一期項目2011年建成投產后,2022年2月28日,具備國際先進的污染物、廢棄物處理技術的昆鋼新區2號高爐順利點火投產,標志著昆鋼邁出從傳統生產向低碳綠色智慧制造轉型的堅實一步。
安寧基地入場大門(昆鋼 供圖)
昆鋼新區二期項目肩負建設“美麗云南”,加快昆鋼鋼鐵主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的重大使命。該項目自建設以來,在中國寶武生產技術平臺的支撐下,昆鋼聚力智慧制造工程,按照“集約可靠、自主可控、創新引領”的總體設計要求,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先后建成運營共享覆蓋系統、經營管控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可視化系統、智慧操業系統、主機網絡系統六大核心信息系統,覆蓋采購、生產、銷售、人力資源、標準財務等管理及業務流程,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起一個功能覆蓋產線、高度集成、智能化的管控平臺,推動“跨產業、跨空間、跨界面”融合全面落地。自2021年12月31日智慧制造工程全面上線以及智慧中心大樓正式投用以來,昆鋼安寧、玉溪等鋼鐵基地實現了全工序、全流程、全系統集成管理,昆鋼由此步入數智化 轉型的道路。
新區二期大景(昆鋼 供圖)
作為昆鋼鋼鐵產業提效、綠色智慧發展的核心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將在安寧基地整體形成年產720萬噸鋼的生產規模,生產組織的協同效應有效發揮,規模效應充分體現,物流更加高效便捷,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人均產鋼量將由600噸提高到1500噸,噸材成本降低超過200元,年銷售收入在200億元以上,年利稅在20億元以上。昆鋼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分別減少28.45萬噸、8600噸、4300噸,噸鋼綜合能耗可降低10%,節能量約11.58萬噸標煤,實現鋼鐵生產綠色、低碳,持續增強企業競爭力。
昆鋼智慧中心(昆鋼 供圖)
智慧中心二樓集控操作室(昆鋼 供圖)
責任擔當,鑄就脫貧攻堅的鋼鐵力量
10年來,昆鋼堅持回饋社會,贏得了社會普遍認同和信賴。
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房屋受損近5萬戶。除了捐款捐物,昆鋼克服了市場下行期生產經營的巨大困難,毅然組織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精兵強將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捐建了6500平方米活動板房,集中用于災區學校建設,共建設魯甸縣火德紅鎮、龍頭山鎮、文屏鎮等地10所學校98間活動板房,保證了5686名學生能夠按時入學。2015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云南魯甸地震災區調研 時,還考察了昆鋼援建的抗震板房。
捐資百萬修建的扶貧路(昆鋼 供圖)
2015年,在“萬企幫萬村”的脫貧攻堅火熱實踐中,昆鋼發揮國企優勢,彰顯國企擔當,肩負起掛鉤幫扶宣威市海岱鎮月亮田村和臘谷村的重任。多年來,昆鋼通過訂單農業、消費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綠色扶貧等一系列措施,使石漠荒山變成綠水青山,再化為“金山銀山”,幫助1400多個建檔立卡貧困戶、5300多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摘帽目標,交出了“扶真貧、真扶貧”的高質量答卷。
智力幫扶(昆鋼 供圖)
資金幫扶(昆鋼 供圖)
2021年,昆鋼積極融入中國寶武定點幫扶總體布局,按要求調整定點幫扶點為文山州廣南縣舊莫鄉昔板村、板榔村、板茂村和昭通市巧家縣馬樹鎮八皮村。昆鋼準確把握“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工作新要求,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10萬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4個,派出駐村工作隊員11人,采購和幫銷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金額達1259.1萬元,下屬宣威海岱昆鋼金福食品有限公司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2名職工榮獲“云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證書(昆鋼 供圖)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2022年,昆鋼認真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貫徹中國寶武“轉變觀念、轉變體制、轉變方式、轉變身份”的要求,干部員工敬業奉獻、迎難而上、銳 意進取的精神得到進一步彰顯,專業化整合快速推進,“超越自我、跑贏大盤、追求卓越”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增強。昆鋼智慧系統項目用188天完成從樁基到交付的任務,用260天實現三基地同步切換上線,同時,多項技術經濟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進入“億噸鋼鐵航母”的昆鋼,將遵循中國寶武“共建產業生態圈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成為全球鋼鐵及先進材料業引領者”的指引,駛向更為遼闊的未來。
十里鋼城(李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