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杜笑 報道
藍義高 攝影
6月20日至21日,以中國冶金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陳玉千為組長的中國冶金報社采訪組一行到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采訪、交流、學習和培訓。
圖為座談會現場
采訪組一行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斯浪就國內外鋼鐵、冶建行業發展未來,以及加強企業產品、技術推廣和品牌形象宣傳等進行深入交流,對二十二冶有關人員進行了專題培訓。采訪組一行先后對中冶重工產業園區、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國家鋼結構制作工程技術中試基地進行采訪調研,參觀了國內首條40兆牛預應力鋼絲纏繞多向模鍛自動化生產線和120兆牛多向模鍛生產線,參觀了自主研發的解決卡脖子問題、填補國內空白的國內唯一一款自主可控的鋼結構詳圖深化設計軟件和擁有國內產能最高效、分區最合理、能源最節約、物流最便捷的具備年產36萬立方米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能力的裝配式建筑PC生產線,直觀感受到了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在冶金建設、重型裝備制造、鋼結構及裝配式建筑等領域的強勁實力。
圖為采訪組參觀國家鋼結構制作工程技術中試基地指揮中心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黨委副書記張育鵬、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副總工程師趙山虎、工會主席劉維棟,中國二十二冶冶金公司、機電公司、市政公司、金結公司、華北公司、中冶重工唐山公司相關負責人,中國冶金報社副總編兼新媒體中心主任呂兵、冶建部主任杜笑、咨詢研發中心主任蘇亞紅等參加調研采訪和座談。
在座談交流中,袁斯浪詳細介紹了企業發展情況及生產經營情況,并對中國冶金報社長期以來給予二十二冶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國冶金報和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著深厚的事業淵源,傳承著相同的歷史使命。二十二冶作為新中國冶金建設的國家隊和主力軍,是以工程總承包、技術裝備制造、房地產開發和多元化產業為主營業務板塊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近年來,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提出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長遠目標,制定實施“兩步走、兩跨越、兩翻番”的戰略舉措,發展速度、發展規模實現歷史突破,發展質量和科技創新水平實現大幅躍升。
圖為袁斯浪在交流座談中
他表示,中國冶金報作為冶金領域唯一擁有報紙出版許可證的權威媒體,承擔著冶金行業“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始終確保黨的旗幟在冶金行業高高飄揚。希望以此次交流為契機,與《中國冶金報》攜手并進,開展一系列企業品牌宣傳活動,及時、充分展示公司的改革發展成果和技術創新產品,講好企業故事,弘揚企業品牌,為企業今后更好地開拓市場提供強大助力,讓公司的技術和服務得到更廣泛的推廣。
陳玉千首先介紹了鋼協黨委何文波書記提出的鋼鐵行業“1231”工作目標以及“232”重點工作推進體系,二十二冶是冶金建設的主力軍,希望二十二冶能夠和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他對二十二冶近年來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良好業績及干部員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干事創業激情給予了高度評價,對二十二冶在冶金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積極肯定。他表示,二十二冶成名于冶金工程、成長于城市建設、成功于科技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央企的大國責任擔當。特別是近年來致力于國家“卡脖子”技術科研攻關,在冶建新技術應用、重型裝備制造、裝配式建筑、鋼結構軟件設計開發、高壓管匯迭代升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不斷打造核心技術、特色品牌。他表示,中國冶金報社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廣二十二冶的先進的技術和經驗,講好二十二冶品牌故事,全面展示中國二十二冶品牌新形象,進一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激發新動能、實現新跨越、助力行業新發展。
圖為陳玉千正在進行專題講座
期間,陳玉千還應中國二十二冶的邀請就鋼鐵行業的形勢進行了專題講座。在講座中,陳玉千從目前真實的鋼鐵行業、鋼鐵行業現在正在干的和今后要干的一些主要工作、加強鋼鐵行業宣傳迫在眉睫等三個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他說,作為中國工業行業中最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中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引領世界,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中國鋼鐵企業的各種污染物排放已達到了國內外現行標準的最嚴水平。中國鋼鐵智慧制造水平世界領先。從設計、設備制造、建設和生產四個方面看,中國的冶金建設水平也是領先的。中國冶建隊伍可以100%完成現代化鋼鐵的建設。
圖為專題講座現場
在介紹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工作時,陳玉千詳細介紹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提出堅持“1231”工作目標。即聚焦一個根本任務: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堅持兩大發展主題:綠色低碳和智能制造;著重解決三大痛點: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持續推進一個進程:持續推進中國鋼鐵產業國際化進程。以及何書記提出的為了完成“1231”工作目標,提出“232”重點工作推進體系,即研究和推進“產能治理新機制”和“優化和完善聯合重組政策導向”兩大基礎舉措,“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極致能效工程”“產能置換”三大鋼鐵改造工程,以保障鐵資源供應安全為目的的“基石計劃”和以拓展鋼鐵材料應用空間為目的的“鋼鐵應用拓展計劃”兩大產業發展計劃鋼鐵行業的重點工作中包括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極致能效、基石計劃、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智慧制造、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雙碳目標八個方面都與中國二十二冶的業務有緊密關系。
陳玉千最后熱烈歡迎中國二十二冶加入中國冶金報社高質量發展的朋友圈和資源庫,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二十二冶新的貢獻,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鋼鐵實踐,貢獻二十二冶的建設力量。
圖為采訪組參觀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圖為采訪組參觀工業化設計研發中心
圖為采訪組參觀中冶重工創新工作室
圖為采訪組參觀國家鋼結構制作工程技術中試基地
圖為國家裝配式產業基地預制構件展示區
圖為國內首條40兆牛預應力鋼絲纏繞多向模鍛壓自動化生產線
圖為120兆牛多向模鍛液壓機
圖為中冶重工生產的旋塞閥鍛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