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呂林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制造業總體競爭力的提升和科技能力的突破必須依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作戰’。”11月1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駱鐵軍在為“興達高峰論壇2024”致辭時強調了這一觀點。
圖為駱鐵軍
興達高峰論壇,是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為橡膠骨架材料行業及上下游行業搭建的一個高端商業溝通交流平臺。興達持續通過高峰論壇搭建上下游交流平臺,迄今為止,興達伙伴合作論壇已經舉辦了26屆。駱鐵軍表示,從當初生產經營服務訂貨會,到聚焦鋼簾線行業技術發展的研討會;從匯聚五湖四海行業朋友的中外論壇,再到今天站在全球經濟、全球行業、橡膠骨架材料全產業鏈以及全球制造業發展的高度,傾心傾力打造的高峰論壇,其形式一直在與時俱進,內涵一直在升華,深度不斷提高,參會層次年年增長。“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而謀國家戰略,難能可貴,值得稱贊。”駱鐵軍肯定道。
“從興達公司跨進橡膠骨架材料行業起,我跟興達打交道已二十多年。我見證了興達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興達取得今天的成績,充分證明了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是企業的必由之路。”談起與興達的緣分,駱鐵軍感嘆興達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既是歷史的見證者、發展的參與者,更是變革的受益者。他特別強調:“長期以來,興達鋼簾線通過自身努力攻克了鋼簾線‘卡脖子’難題。想當年鋼鐵有三大解決不了的產品——石油套管、硅鋼片、鋼簾線,前兩項是國有企業解決的,鋼簾線是民營興達解決的。現在興達已成為世界鋼簾線最大的生產企業,他們依然不斷創新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實施國際化戰略。”
站在產業鏈發展的角度,駱鐵軍介紹了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情況。2023年是我國疫情防控轉段后的第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呈現持續恢復態勢。鋼鐵行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有力支撐了下游行業和新興產業對鋼鐵在量和質上的需求。駱鐵軍指出,當前,鋼鐵行業整體生產經營面臨極大挑戰,行業總體呈現“高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兩高兩低的狀態。今年前三個季度,全國粗鋼產量7.95億噸,同比增長1.7%,粗鋼表觀消費量7.31億噸,同比下降1.5%,鋼材出口(6682萬噸)增長31.8%。但行業效益不盡如人意,重點統計鋼企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4.11%;銷售利潤率僅為1.3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率低至0.37%,大大低于工業企業平均5.62%的利潤率。
駱鐵軍表示,面對嚴峻的環境,鋼鐵行業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堅持“以銷定產、以效定產、以現定銷”的三定原則,努力維護行業穩定運行。
結合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及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了“1231”工作方向和工作重點(即:聚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這一根本任務,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和智能制造兩大發展主題,著重推進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三大任務,持續推進中國鋼鐵產業的國際化進程),解決了“干什么”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鋼協提出“232”重點工作推進體系(即:“研究和推進產能治理新機制”和“優化和完善聯合重組政策導向”兩項工作,持續推進“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極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繼續推進以保障鐵資源供應安全為目的的“基石計劃”和以拓展鋼鐵材料應用空間為目的的“鋼鐵應用拓展計劃”兩大產業發展計劃),解決“怎么干”的問題。相關工作已逐步開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最后,駱鐵軍祝愿產業鏈相關企業通過此次論壇加強交流和協同,聚變創升,也希望興達發揮鋼簾線行業引領作用,腳踏實地,登高望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創造世界鋼簾線發展的標桿,為實現新型工業化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