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20629327834445630.jpg)
圖為水鋼博宏創(chuàng)業(yè)分公司職工食堂提供的午餐。(沈小平 攝)
本報通訊員 沈小平
“今天早上我是在橋頭那家店吃的羊肉粉。好幾天沒去吃了,真有點兒想念那味道。”
“哈哈哈,我也喜歡吃,但我可不是吃貨哈。”
6月18日一大早,首鋼水鋼博宏創(chuàng)業(yè)分公司的職工們提前到達單位。他們一邊換工裝,一邊談論著有關“吃”的見聞和感想。
“我昨天在外面吃干燜雞火鍋,味道不怎么樣,還沒我做得好吃呢。”該公司職工孫躍武接著說。
“我倒是喜歡吃咱們食堂做的烙鍋洋芋,再配上一盤折耳根拌霉豆腐和皮蛋,蘸上辣椒面,那味道可真沒得說!”職工李冬霞心直口快,是大家的“開心果”。
“你們快去干活,中午來食堂,我給你們做‘湖南魚’吃。”該公司食堂廚師朱美華熱情地回應道。雖然她每日做的菜都是家常菜,但深受職工們喜愛。
當天中午12點,一線員工陸續(xù)來到食堂,準備享受“味覺盛宴”。
“魚馬上好了,聞到香味了吧?來,你們餓了可以先吃點炸洋芋,這有辣椒面可以蘸著吃。”朱美華為職工們端上一盤炸洋芋。
“我來露一手,也讓你們嘗嘗我的手藝,這可是我的拿手菜!”該公司副經(jīng)理楊芳卷起衣袖,架起鍋,往鍋里倒入一些植物油,動作麻利地炒出了一盤青椒肉絲。
“這菜下飯,有這一盤青椒肉絲,我得吃兩碗白米飯!”該公司職工張志勇身材高大,飯量也不小。
“你們都要多吃一點,要不然下午怎么有力氣背著七八十斤重的凈水劑爬上50米高的水塔,完成加藥保產(chǎn)任務呢?”楊芳對職工們工作的辛勞程度非常了解,總是從生活的各個細節(jié)上關心職工,讓他們感受到像在家一樣的溫暖。
過去,在人們的普遍意識中,如果說誰是吃貨,總覺得有些嘲諷的意思。但今非昔比,隨著我國總體進入小康社會,人們已不再為溫飽發(fā)愁,而是思考怎么吃得開心、吃得健康。水鋼博宏創(chuàng)業(yè)分公司食堂不但有可口的家常菜,還有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廚師和溫馨的就餐環(huán)境。在這里,職工們的工作疲憊都可以在一頓飯間得到緩解。
很快,食堂的飯桌上擺滿了熱氣騰騰的飯菜,除了“湖南魚”,還有不少當?shù)孛朗场.斎唬€有必不可少的洋芋拌辣椒。
“來來來,吃貨們都快坐下,開吃啦!”楊芳招呼職工們用餐。
“那我先來口魚吃!”
“我還是覺得炸洋芋才是經(jīng)典。”
“我先喝一口熱湯,這湯真美味。”
……
職工們邊吃邊談論,食堂內(nèi)縈繞著的,不僅有飯菜的香氣,還有職工們的歡聲笑語,溫馨又愜意。
《中國冶金報》(2022年6月2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