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記者 何惠平 實習記者 賈林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依靠改革激發活力,增強企業發展新動能’,把實體經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也提出了一些很務實的、具體的措施,例如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等,這些都體現了國家對企業、實業的高度重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建龍)董事長、總裁張志祥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分享了聽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
“整個報告雖然不長,但對實體經濟的闡述占比還是非常大的。”張志祥分享道,“具體有幾項舉措讓我備受鼓舞:一是今年減負力度要超過2019年;二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這些對鋼鐵行業全年穩定運行都有積極的意義。”
隨著近些年“改革”在政府工作報告里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建龍也緊跟腳步推出了越來越多的改革實招,一項又一項改革成果證明了建龍的魄力與決心。“建龍始終以改革為重要抓手,增強企業綜合實力,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冶金協同創新平臺。”張志祥表示。
張志祥介紹,為實現這一目標,建龍已經開始做出一系列有益探索: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工作。“今年,我們將加強集團科技創新工作,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未來3年,建龍科研投入占比要逐步擴大到銷售收入的3%。”他表示,“建龍將建設一批實驗室和中試基地,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應用及推廣;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科研隊伍體系,用3年時間形成內外部各5000人的‘萬人科研隊伍’,提升集團科研能力。”
據張志祥介紹,建龍去年邁出了壯大科研隊伍力量的重要一步——“3個10”規劃:成立10個專業技術研究所、10個工藝品種研究所,整合10家國內外一流的行業相關的科技公司。“這個規劃的目的就是壯大建龍的科研隊伍力量。”他強調。
“2019年12月19日,建龍與達涅利集團共同組建了達涅利同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共同探索智能制造和工業機器人等領域,推進建龍乃至整個鋼鐵工業的智能化。”張志祥介紹了幾項科技創新的成果,“今年1月4日,建龍投資入股華泰永創,將共同探索推進鋼鐵焦化產業耦合發展的研究和應用。同時,在氫冶金方面,依托與北京科技大學共建的氫冶金聯合實驗室,建龍旗下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氫基熔融還原實驗,證明了氫還原工藝的可行性,并制備出純度達99.88%的高純金屬,確定了以氫基熔融還原作為賽思普技術的研發核心及方向,還完成了賽思普核心耐材和核心裝備噴槍的研發,替代了進口。”
“下一步,建龍要把工程項目優化、客戶需求引領和降本增效作為集團科技創新工作的方向。”張志祥表示。
二是探索數字化轉型。張志祥表示,建設供應鏈采購平臺,是建龍探索數字化轉型邁出的堅實一步。
“該平臺對建龍意義非凡,不僅可以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還能通過穩定的合作加強彼此的信任,加深雙方的合作。接下來,建龍將通過加強內外部協調,發揮規模采購優勢,優化供應鏈管理,規范采購行為,推動采購標準化和數字化,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冶金協同創新平臺。”張志祥代表表示。
“數據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新動能。因此,企業要通過數字化創新讓數據‘活’起來,成為企業與供應商深化合作的‘鑰匙’,推動雙方共同創新、聯合開發,進而實現合作領域的技術領先,推動行業的進步。”張志祥道出了建龍探索數字化轉型的初衷。
三是提升客戶黏度。“以客戶為導向,始終是建龍堅持的服務理念。”張志祥介紹道,“打造建筑業綜合服務商和高端、專業、優質的工業用鋼供應商,用工業4.0理念(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改造現有管理經營模式,實現內外部的高度互聯互通及對客戶的精準服務,這些一直是建龍轉型升級的目標。”
張志祥表示:“今年,建龍對此進行了更深入的謀劃。依托前面提到的10個工藝品種研究所,我們提出了要以‘雙50’客戶為核心:篩選50個目前已有合作的重點客戶,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層次;篩選50個正在開發的重點客戶,建立高層溝通機制,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并據此確立各工藝品種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開展一批工藝提升、質量改善、品種開發類的研究課題,把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我們希望在滿足客戶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與客戶共同開發新產品,最終成為標準的制定者。”
四是圍繞“一帶一路”沿線鋼鐵產業進行布局。近幾年,建龍先后重組山西海鑫、北滿特鋼、阿城鋼鐵、西林鋼鐵、包鋼萬騰、寧夏申銀等企業,使得自身產能規模迅速躋身世界前列,為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提供了“建龍樣本”。同時,建龍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打造“走出去”項目,馬來西亞東鋼也因此重現活力。
據了解,東鋼位于馬來西亞西馬東海岸的登嘉樓州甘馬挽,2012年開始建設,擁有燒結廠、煉鐵廠、煉鋼廠及公輔廠等主要生產廠,具備年產70萬噸方、板坯的生產能力。自2015年10月起,東鋼進入停產狀態。“2018年初,建龍控股東鋼后,僅用半年時間就讓東鋼恢復了生產。目前,東鋼生產運行穩定,各方面運行狀況良好。”張志祥說,“未來,建龍計劃將東鋼打造成為具有500萬噸產能的馬來西亞最具競爭力的鋼鐵聯合企業,并推動當地鋼鐵產業園區的建設。未來,建龍還將密切關注‘一帶一路’沿線的鋼鐵產業和市場情況,結合國家相關政策,適時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