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可可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世界經濟衰退影響,我國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一特殊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赴浙江、陜西、山西考察調研,“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個鮮明主題貫穿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更是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鋼鐵工業的綠色生產需要標準來引領,高質量發展更需要創新的標準體系。中國鋼鐵工業要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就必須利用好標準化這把金鑰匙,發揮好標準化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中國金屬學會從去年開始推進綠色鋼鐵生產體系的標準化工作,就是為了更好地引領鋼鐵工業的綠色發展和革命性變革,推進低碳轉型升級,促進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在連續召開鋼鐵行業綠色生產管理評價標準審查會的間隙,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新江接受了《中國冶金報》記者專訪,圍繞“用標準化啟動綠色發展新引擎”的主題,介紹了中國金屬學會推進鋼鐵工業綠色生產體系相關標準編制的目標意義、進展情況和未來規劃。
《中國冶金報》記者:據了解,中國金屬學會在2019年4月份開展了推進綠色鋼鐵生產體系的標準化工作。請問開展這項工作的背景是什么呢?
王新江:中國金屬學會開展推進綠色鋼鐵生產體系的標準化工作,旨在將標準化理論與鋼鐵工業綠色化發展相結合,構建綠色鋼鐵生產標準體系,促進中國鋼鐵工業的轉型升級。這項工作的開展主要基于3個方面考慮:
一是用綠色生產的標準引領行業創新。面對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需要在系統梳理現有相關標準、明確綠色鋼鐵標準化需求和重點領域的基礎上,建立綠色鋼鐵標準體系,完善綠色鋼鐵標準頂層設計,并成套、成體系地推進綠色鋼鐵標準化工作,以引領鋼鐵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二是讓標準化成為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國鋼鐵工業綠色化領域還沒有形成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缺乏符合統一標準的綠色鋼鐵技術、產品、裝備、工序、工廠、企業、園區、供應鏈等標準,嚴重阻礙了鋼鐵工業綠色化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開展綠色鋼鐵標準化工作勢在必行。
三是讓鋼鐵工業的發展適應綠色需求。“十三五”將堅持鋼鐵工業的綠色發展作為基本原則,要求鋼鐵工業實施綠色升級改造,綠色改造升級技術和工程亦逐漸發展成熟且全面推廣,而與此相對應的標準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相應的環保監控、綠色評價與服務等標準,開展綠色鋼鐵的標準化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中國冶金報》記者:您認為,推進綠色鋼鐵生產體系的標準化工作最重要的意義是什么?
王新江:中國鋼鐵工業的綠色生產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基礎工作。未來,這些標準的實施,有助于更加科學合理地評價不同鋼鐵企業綠色生產管理水平,進行企業綠色制造分級,引導鋼鐵企業有序開展深度治理、節能減排。
《中國冶金報》記者:我們知道,標準編制的工作流程非常嚴謹,而且任務繁重。中國金屬學會采取了哪些舉措來推進綠色鋼鐵生產體系的標準化工作呢?
王新江:為推進綠色鋼鐵生產體系的標準化工作,我們首先在中國金屬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成立了綠色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隨后在全行業征集綠色鋼鐵工廠設計、綠色園區管理、綠色生產管理以及綠色產品等方面的建議。
目前,該委員會已更名為中國鋼鐵工業綠色制造標準化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均為業內專家。該小組負責鋼鐵工業綠色化技術領域技術標準發展規劃、計劃制訂,標準項目的立項審查、標準送審稿審核及已發布標準復審等工作,旨在結合鋼鐵工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需求,制定滿足市場、創新和技術需要的團體標準,建立綠色鋼鐵基礎標準子體系,加強技術標準研制與應用對接,結合國內外綠色鋼鐵領域標準化工作基礎和發展趨勢,構建包含各子體系的綠色鋼鐵綜合標準體系,形成涵蓋技術研發、設備研制、標準編制、測試方法構建、檢測與認證、評價與服務全流程的技術標準服務體系。主要工序包括采礦、選礦、燒結(球團)、焦化、煉鐵、煉鋼、軋鋼、金屬制品及輔料等生產工序。
《中國冶金報》記者:您剛才提到“構建包含各子體系的綠色鋼鐵綜合標準體系”,可否介紹一下這個體系的具體內容?
王新江:專家們經過討論和征集意見,確定中國鋼鐵工業綠色生產體系相關標準由通用規范、綠色制造子系統以及鋼鐵評價服務3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中國鋼鐵工業綠色制造技術通用規范,主要是從鋼鐵生產全流程出發,按照產品生命周期建立能耗、水耗、固體廢棄物、噪聲、氣體排放以及碳排放等方面的基礎數據通用標準,為建立子體系提供基礎數據,為鋼鐵綠色制造技術建立評價系統。
第二部分是中國鋼鐵工業綠色制造技術子系統,包括5個方面:
一是綠色工廠設計子系統。這是為實現鋼鐵企業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排放超低化,考慮鋼鐵企業生產運行的資源消耗、能源消耗、環境友好、生產高效、質量優異、成本最優而建立的子體系,包括工廠規劃,資源和能源清潔生產,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標準。
二是綠色生產管理子系統。建立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以及智能化、數字化為基礎的采購、生產、營銷等工序的產業鏈組合等方面的標準。
三是綠色產品子系統。建立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綠色原燃料、開發綠色產品,使用專項環保技術、專項節能技術,以產品(包括副產品)全生命周期為主線,全面考慮產品資源環境因素,按不同生產工序設計的生產、使用等方面的子系統標準體系。
四是綠色園區(工廠)子系統。這是為推進工業園區產業耦合,實現近零排放,從宏觀布局和微觀協調方面考慮資源供應和環境污染控制耦合與共享,按照園區運作流程建設的子體系,主要包括生態環境及空間布局、基礎設施共享、產業共生耦合、資源消耗與產出和污染物協同處理、環境友好型企業等方面的標準。
五是綠色燃料子系統。建立滿足下道工序綠色生產的原燃料標準體系,制訂綠色原燃料采購、制作、加工、使用的流程和規范,強化綠色原燃料加工制作過程標準化和規范化,用綠色原燃料來確保綠色生產和綠色產品,成為鋼鐵工業綠色制造技術的起始和基礎性標準體系。
第三部分是綠色鋼鐵評價與服務標準體系。該體系為基于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特征,借鑒其他行業綠色評價與服務規范,考慮綠色鋼鐵的持續改進而建立的標準體系,主要包括綠色評價、標識與報告和綠色服務等方面的標準,范圍涵蓋產品、裝備、工序、工廠、企業、園區、供應鏈等綠色鋼鐵重點對象及組織、項目等其他對象的綠色化單一指標評價及綜合性評價。
《中國冶金報》記者:從去年啟動到現在,中國鋼鐵工業綠色生產體系相關標準的編制工作都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有何計劃?
王新江:中國鋼鐵工業綠色制造標準化領導小組成立以來,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22項,由中國金屬學會提出并歸口,由掌握這些技術的單位分別負責牽頭起草,相關的編制工作進展順利,編制評審后將進行宣傳貫徹工作,并在全行業推廣應用。
其中,由首鋼集團首鋼股份負責牽頭編制的《鋼鐵行業綠色生產管理評價標準》、河鋼集團負責牽頭編制的《綠色園區(工廠)標準》、中冶集團公司負責牽頭編制的《綠色工廠設計標準》等評價標準編制工作已經完成,有4項評價標準,即《冷軋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焦化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硅鋼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熱軋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在2019年就通過了審查。
今年1月2日,中國金屬學會就《鋼鐵行業綠色生產管理評價標準(通則)》《綠色園區(工廠)標準》《煉鋼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煉鐵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燒結、球團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向全行業公開征求了意見。
今年6月19日、23日、24日,中國金屬學會分別召開了鋼鐵行業綠色生產管理評價標準《燒結球團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煉鐵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通則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審查會。6月29日,中國金屬學會組織鋼鐵行業綠色生產管理評價標準《煉鋼綠色生產管理評價團體標準》審查會。近日,我們還將邀請行業重點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專家,重點對《鋼鐵行業綠色園區標準》進行評審。
2020年,中國金屬學會將進一步向全行業征集中國鋼鐵工業綠色生產的相關標準,陸續發布第二批、第三批行業綠色生產相關標準,不斷改進意見,逐步完善形成綠色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