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實習記者 趙萍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我們要用平常心去看待行業現在面臨的‘冬天’。保持戰略定力,建龍集團有信心安然渡過這個‘冬天’。”7月28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理事會議召開期間,建龍集團副總裁高全宏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微笑著說道。
![](./W020220801391762668743.jpg)
建龍集團副總裁高全宏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建龍集團“過冬”的底氣來自哪里?
今年上半年,國際形勢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態勢明顯,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等超預期變化,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鋼鐵行業也經歷了需求下降、物流受阻、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困難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建龍集團今年上半年科研投入和科技創新項目數量都大幅提高。
“按照今年初的原定目標扎實走好每一步,是我們根據對行業發展形勢的判斷做出的應對和安排。”高全宏表示,建龍集團將繼續積極推進4個轉型(向經營型企業、創新型企業、數字化企業、美好企業轉型),其中向創新型企業轉型是重頭之一,貫穿4個目標的全過程。
高全宏介紹,建龍集團在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在創新體系建設上,建龍集團從總部到各子公司都做了大量的布局規劃。”高全宏介紹,建龍集團目前形成了8個專業委員會、9個專業技術研究所、11個工藝品種研究所的科研組織架構,打通了“集團-研究所-子公司”科研管理渠道,形成了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
二是優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今年,建龍集團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做了很多保障,如2月份召開的建龍集團首屆科技大會,明確了對單項科學技術獎設立的獎金最高達到了500萬元。”高全宏表示,建龍集團將通過重獎科研人員來立標桿,營造建龍集團上下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
“現在,我們也提出一個目標,科研人員在全部人員中的占比要達到10%,加強科研人才的引入和培養。”他說道,建龍集團內外部各5000人的萬人科技隊伍的規劃也在積極推進中,科研隊伍正在不斷壯大。
三是積極構建與合作伙伴協同創新的合作模式。目前,建龍集團已投資了10多家高科技企業,將通過資本紐帶與科研單位進行協同創新,共建科研生態圈。
“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建龍集團供應商大會上,我們也提出了和我們的供應商,尤其是一些具備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的供應商展開深度合作。”高全宏介紹,雙方將圍繞工業品的應用場景、應用技術等設立課題,在提高供應鏈核心競爭力、構建深度融合的產業鏈集成創新生態圈的同時,加快建龍集團向創新型企業轉型步伐。
此外,扎實走好每一步的建龍集團在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配合鋼協“基石計劃”落地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高全宏介紹,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建龍集團目前已實現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單體合同款在幾小時內即可審批到賬;在“基石計劃”落地方面,建龍集團開發建設的位于遼寧省本溪市南芬區的思山嶺鐵礦也將在今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