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3年5月生效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從2026年起,14種出口到歐盟的鋁產品將被征收碳關稅。2023年,我國對歐盟出口的鋁產品總量為68.9萬噸。按此出口量推算,每年將產生約4.5億歐元的碳關稅,給我國的鋁產品出口帶來嚴峻挑戰。
河南是我國鋁產品出口大省,約占國內出口總量的15%。在鋁行業的產業 鏈中,電解鋁排放占比最高。河南電解鋁生產主要依賴煤電,碳排放強度高,因此該省的鋁產品出口將承受更大的碳關稅壓力。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與行業智庫的合作研究(以下簡稱合作研究)認為,為了滿足國內“雙碳”目標的要求,同時減少CBAM帶來的成本壓力,河南應推動鋁行業從生產能源密集型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進一步壓縮氧化鋁產能,提高綠電在電解鋁生產中的占比,完善再生鋁“回收-加工”產業鏈,推進精深加工,構筑鋁行業的競爭新優勢。
1. 發展現狀
河南是我國鋁工業的發源地之一。依托本地鋁土礦資源,河南建立了包括鋁土礦開采、氧化鋁、電解鋁、鋁產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河南電解鋁主要依靠自備電廠,單位排放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6倍,比清潔能源富集的云南高近20倍。2018年以來,河南逐步將電解鋁產能向云南、四川等清潔能源富集地區轉移,行業碳排放總量下降幅度明顯。行業排放的最大頭電解鋁的產能已基本調整到位。
2. 面臨的挑戰
氧化鋁:
· 制約因素:國內鋁土礦品位下降,且環保要求趨嚴,因此開采量減少,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部分氧化鋁廠被迫采用進口鋁土礦。但河南遠離港口,使用進口礦的成本遠高于沿海地區。
電解鋁:
· 制約因素:電力是最主要的成本項,占總成本比重接近40%。河南可再生能源稟賦不足,且電價一直處于國內較高水平。
鋁材加工:
· 制約因素:河南鋁材加工行業總體處于國內中游水平,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多數企業采用國產或者自行組裝加工設備,短生產工藝流程企業數量偏多,具有高精加工能力的企業較少。
設備技術含量不高造成河南鋁材加工產品的中低端化。當地的精深加工剛剛起步。未來鋁材加工產品可以向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高端裝備、汽車、精密電子等領域延伸,實現產品高端化。
3. 政策建議
為保持河南鋁行業利潤的增長,同時減少碳排放,提高鋁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合作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 進一步壓縮氧化鋁產能。氧化鋁行業競爭加劇,同時面臨越來越多的環境和資源約束。未來行業發展重心將向西南及海外轉移,河南氧化鋁產能應酌情削減或關閉。
· 優化鋁行業能源結構。電解鋁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也是保持鋁行業上下游合理配套的基本要素。如果放棄電解鋁、走純加工路線,有可能影響產業長期穩定發展。政府應幫助企業降低生產運營成本,防止電解鋁產能進一步流失;同時加快電能替代,鼓勵企業和園區開展分布式風能和光伏發電,推廣多元儲能設施建設,推廣高效熱泵技術,優化鋁行業的能源結構,提升清潔能源尤其是綠電的占比。
· 完善再生鋁“回收-加工”產業鏈條。隨著電解鋁產業的外移,河南作為鋁加工產業的聚集區,有回收再生鋁的基礎。
· 推進精深加工,構筑鋁行業的競爭新優勢。下游鋁產品生產向交通用鋁和建筑用鋁兩個方面延伸,健全鋁行業產業鏈條;加快航空航天等高端鋁合金研發生產,補齊高端用鋁鏈條;發展電力行業用鋁和食藥包裝用鋁等高附加值產品,提升其他用鋁鏈條的產業附加值。
4. 情景預測
合作研究預測,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和能源結構、延伸產業鏈和末端治理等措施,河南鋁行業不僅有望實現大幅度的減排,還能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當地空氣質量。以省會鄭州為例,綜合考慮鋁行業下游需求、產品供給和能源消費三個因素,通過以上措施,預計鄭州市鋁行業2030年碳排放量將比2020年下降79.3%,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也將超過60%。(自然資源保護協會 冷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