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曉波)6月5日,力拓與四川大學簽署研究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二氧化碳礦化工藝創新研究,致力于降低采礦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固體廢物污染。
二氧化碳礦化工藝屬于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范疇。力拓與四川大學將基于力拓已開展的相關項目,探索二氧化碳礦化的最佳途徑,并應用這一工藝處理固體廢物,使其轉化為可銷售的產品。此次合作是力拓中國技術與創新中心(China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entre)融合中國領先的研發成果與力拓集團專業技術,助力全行業實現低碳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四川大學副校長梁斌表示:“力拓是采礦及金屬領域的開拓者,也是全球礦產資源勘探、開采和加工方面的佼佼者。四川大學高度重視與力拓的合作,希望雙方以此次協議簽署為契機,深化在綠色低碳技術聯合研發、工業應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動全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
力拓首席科學家司南杰(Nigel Steward)表示:“力拓將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推進低碳轉型作為戰略核心,不斷開發和評估新技術,以減少自身業務運營碳足跡,并期待從中找到新的效益增長點。我們非常高興能與四川大學攜手在碳捕獲、利用與封存這一關鍵技術領域開展合作,共同推動該技術在全行業的落地應用。”
去年3月份,力拓成立中國技術與創新中心,以更好地將中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引入力拓遍布全球的業務運營體系中。
四川大學作為知名高等學府,具有多學科深度融合的優勢,在二氧化碳捕獲與利用、二氧化碳礦化與利用等研究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力拓集團技術發展總經理歐嘉睿(Jared Osborne)表示:“如果此次合作順利,我們將通過二氧化碳礦化來減少企業運營碳足跡和固體廢物污染,這對于我們踐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冶金報》(2023年06月09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