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千繪
“AI(人工智能)的使用為知識產權領域提供了大量機會和可能性,可以提高效率、準確性,有助于明確戰略定位。AI一方面可以作為專利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企業開展專利工作極其有價值的工具之一。AI技術有助于鋼鐵企業找到創造性解決方案,并探索出新的產品概念。”近日,蒂森克虜伯知識產權戰略與研究部門負責人斯蒂芬(音譯,Stephan)在該公司官網發布的個人專訪文章中表達了自己對于AI在知識產權領域應用重要性的看法。
斯蒂芬表示,在工廠工程應用領域,例如在蒂森克虜伯伍德公司和新紀元公司,就可以找到大量AI工作的實例。“諸如狀態和磨損監測、模式或異常檢測以及預測性維護等,就為AI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場景。這種情況下,工廠通常會使用機器學習,用數據指導AI模型做出預測或決策。在蒂森克虜伯汽車技術和材料服務業務中,能找到更多實例。例如,材料服務業務正在開發基于AI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收集并分析供應鏈內的數據,從而為基于數據的決策提供需求預測。”斯蒂芬說。
鋼鐵企業可以利用AI提高工作效率。斯蒂芬認為,應用AI技術有助于發現不同主體在技術領域存在的潛在差距,從而為新的發明指引方向。通過分析現有的研究和專利情況,AI發現的這些潛在差距往往為創新研發提供了機會。AI的能力包括完整的數據分析,還可以處理和分析來自專利數據庫、科學出版物和其他技術資源的大量數據。通過使用先進的算法,AI能夠識別人類分析師難以識別或非常耗時的模式、趨勢和關系。這種預測可以幫助企業做出關于研發優先級的戰略決策。
AI可以為發明者提供高效率的支持。斯蒂芬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AI系統通過分析大量數據并識別其中的模式、聯系或概念來生成新的想法,并將這些想法應用或結合到新的場景中。一旦這些想法被驗證是可行的,AI還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問話協助發明者完成發明申報表。這可以縮短發明從創意到申報的時間,也意味著創新成果可以更快地得到保護。斯蒂芬強調,雖然AI可以加速識別和評估創新機會的過程,但是其應始終被視為對人類專業知識的補充。
AI可以成為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手段。斯蒂芬表示,AI可幫助鋼鐵企業在短時間內搜索龐大的專利數據庫,從而更快、更準確地識別相關先進技術。AI系統也可以通過監控全球的產品、服務和專利來識別專利侵權,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和文本分析,及早識別潛在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以便被侵權公司及時采取行動。
對于未來是否會讓AI更深入地融入企業發明專利保護過程,斯蒂芬表示,蒂森克虜伯目前還沒有這類打算,蒂森克虜伯的創新成果完全由企業職工產生,因此知識產權也屬于他們。
《中國冶金報》(2024年05月31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