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判斷的表述已由此前的“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轉變為現在的“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表明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持謹慎態度,認清形勢、增強信心、保持定力、堅定底氣、穩定預期是此次會議貫穿始終的關鍵點。
第一,工作總基調沒有變,依然是“穩中求進”,這體現了政策思路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下半年宏觀政策的具體做法是繼續實施逆周期調節政策,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意味著財政政策的寬松力度會增強;“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表明貨幣政策會維持適度寬松。
第二,下半年做好穩增長的核心是促消費。會議指出,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60.1%。因此,下半年要實現穩中向好的態勢,消費至關重要。擴大了消費,就挖掘了市場更大潛力,就能更好帶動就業。因此,在支持城市消費結構升級的同時,進一步挖掘農村居民消費潛力勢在必行。未來,支持農村地區的養老、健康、醫療、服務、教育、汽車、家電、旅游等消費需求的措施或將推出。
第三,穩投資也是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穩投資不是穩房地產投資,而是穩制造業投資。會議指出,穩定制造業投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意味著未來金融資源將更多地投向城市更新的領域。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則意味著對經濟增長方式的政策轉變。
第四,面對外部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可為經濟轉型發展提供重要契機。會議提出,要加大對外開放,加緊落實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事實上,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已宣布了11條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也已走完各項審批程序。這無疑彰顯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更大力度釋放開放紅利。
第五,繼續支持小微和民企發展。會議強調,將采取具體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建立長效機制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未來,中國經濟要保持繁榮和可持續增長,需要培養一大批有經營能力、有較好信用的民營企業。這不僅需要民企自身建立長期的發展戰略和公司治理模式,也需要政府方面給予持續的支持和保護。
整體來看,下半年經濟政策仍會是上半年宏觀政策的延續,相信隨著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中國經濟這艘航船定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