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將于1月17日公布2019全年經濟數據及2019年12月份投資和消費等主要宏觀數據,屆時四季度GDP數據也將一并發布。機構普遍預測,四季度經濟有望走穩,全年經濟增長將落在6%至6.5%的目標區間內。經濟基本面有望企穩回升;疊加北向資金繼續“買買買”,預計市場在春節前仍有上行動能。
重磅經濟數據下周出爐我國經濟續寫“穩”字
本報記者獲悉,國家統計局將于1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屆時將公布2019全年經濟數據及2019年12月份投資和消費等宏觀經濟數據。
多家機構近日表示,2019年四季度中國經濟積極信號增多,多項經濟指標出現回暖跡象,PMI等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已經連續兩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上,預計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超過6.0%。綜合來看,2019年我國全年GDP同比增長速度將接近6.2%。
在出口增速方面,隨著外部環境改善,多家機構均預計12月出口增速將會有明顯改善。此前公布的經濟先行指標制造業PMI中,新出口訂單在12月份已重回擴張區間,表明外需改善。
去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四季度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連續兩個月維持在5.2%。多家機構預測,2019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或仍保持5.2%,低于2018年。
不過,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出現回升。在申萬宏源證券宏觀研究團隊看來,四季度消費需求穩中有升、出口環境有所改善,預計12月制造業投資仍將維持相對穩定格局,累計增速或小幅升至2.6%。
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消費的穩定器作用在12月份有望繼續發力。申萬宏源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表示,近期地產竣工開始回暖,汽車銷售復蘇仍在持續,加之12月電商促銷部分延續,預計12月消費同比將由11月的8%回升至8.3%。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認為,2020年春節較早,考慮春節置辦年貨的需求前置和2018年低基數影響,預計12月消費仍有支撐。在消費升級和供給質量提升等因素影響下,消費表現出較強韌性。此外,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最新發布《2020年中國經濟預測》,預計2020年我國GDP增速為6.1%左右,呈前降后升、穩中有進趨勢。其中,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4、1.4和0.3個百分點。
三大指數周線齊收六連陽機構稱春節前仍有上行動力
本周市場平穩結束。昨日早盤三大股指高開后震蕩走弱,相繼翻綠,整體震蕩整理,收盤集體小幅回調,但周K線依然齊收六連陽。兩市合計成交6400億元,行業板塊漲少跌多,白酒板塊強勢領漲。
1月10日,北上資金繼續凈流入,其中滬股通凈流入22.6億,深股通凈流入26.8億。分析認為北上資金繼續凈流入,表明外資依然看好3000點上方的A股前景,畢竟中國經濟依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
另據基金業協會的最新消息,截至2019年底,公募基金達到了6544只,規模14.8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而新成立的公募基金達到1077只,同比增長58.71%。新基金納入A股的速度加快,對A股來講是利好,畢竟有新增資金才能推動大行情。
從信心指數值來看,經歷去年11月年內最低點后,A股信心指數從12月開始反彈,直至2020年1月基金經理對A股的信心極大增強。結合目前的倉位數據來看,私募當前倉位大幅上升,對于1月份的行情,過半數的私募態度樂觀。
業內人士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示,在一系列利好因素支撐下,春節前這段時間確實是難得的做多窗口期,A股春節前有望沖擊3200點。投資者可適當關注科技股、年報業績可能超預期的個股,重點關注新能源產業鏈、5G等科技板塊。
中信證券表示,開年降準等多個利好因素短期密集落地,抬升市場風險偏好,預計即將披露的2019年12月社融數據向好,周期品漲價、補庫存和建安投資預期支撐下,經濟基本面有望企穩甚至回升;疊加政策進入平靜期,投資者情緒依然較好,預計市場短期仍有上行動能。
對于近期A股板塊和主題輪動提速的現象,中信證券認為,2019年12月以來“外資搭臺,內資唱戲”的資金面特征未變,風險偏好提升下較多短期資金入市,推動板塊和主題輪動加快。但短期內市場走向過熱的概率不大,春節前大盤快速上行的可能性較低,超額收益更多源于低估值接棒高估值的風格切換。
展望后市,興業證券表示,流動性寬松大趨勢、開放加速等因素為股票市場和相關產業帶來估值提升機會。而在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等“四重奏”指引下, A股將迎來“長牛”。
“從歷史經驗來看,A股每七年迎來一次兩年半的上行周期,2019年恰是本輪上行周期的起點。”招商證券在研報中預計,2020年上半年市場更多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下半年市場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下有望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