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牽頭,聯合朝陽區食品藥品行業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共同起草的《節約型餐飲企業評價通則》,經前期征求132家有關單位意見建議,進行可行性論證后,于近日召開專家審查會,來自國家標準技術審查部、中國質量協會、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質量中心、北京市標準化研究院等部門的專家組成審查組,對標準開展審定。審查組對標準送審稿進行了充分質詢、審查后表決通過,并一致認為該標準起草廣泛征求意見,符合標準編寫的要求。據悉,該標準是北京市域內首個針對節約型餐飲制訂的標準,同時,也是全國首批區級市場監管部門牽頭行業協會、匯聚社會餐飲單位力量制訂的節約餐飲的團體標準。
2020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制止餐飲浪費已迫在眉睫。那么,“節約型”餐飲應該什么樣?符合什么標準才算是“節約型”餐飲?……
由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牽頭起草的《節約型餐飲企業評價通則》的技術內容主要依據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 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相關精神,以及GB 1493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餐(飲)具衛生標準、GB/T 21084-2007綠色飯店、GB37487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范、GB/T29118節約型機關評價導則、GB/T 29725節約型企業評價通則、SB/T 11046 建設節約型餐飲企業規范、SB/T 10426 餐飲企業經營規范、SB/T 11166-2016 餐飲企業節約管理規范、DB34/T 2099-2014節約型餐飲評價準則相關要求而確定。
該標準對于餐飲企業的評價,設計了6個一級指標、26個二級指標。評價節約涉及的6個一級指標包括餐飲企業管理、餐飲場所、餐食加工、服務、餐食剩余、餐廚廢棄物處置的評價內容。其中,管理涉及高層管理人員安排、節約餐飲的方針計劃、管理制度、獎勵措施、宣傳培訓;餐飲場所涉及設施設備用品、環境衛生、環境溫度、節約信息提示;餐食加工包括菜單菜量設計、利于節約的烹飪操作、原輔料的消耗管理、庫存的檢查;服務包括節約提醒、退調餐制度、剩余打包、顧客節約獎勵;餐食剩余包括用餐剩余量制度和用餐剩余量的計算;餐廚廢棄物處置包括餐廚廢棄物臺賬的建立、廢棄物處理、資源化利用。
據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高凱介紹,該標準可適用于開展節約型餐飲評價企業、單位食堂,可以為政府部門、機關單位內部食堂開展節約型餐飲評價,開展相關行動提供有益借鑒。同時,標準內容與垃圾分類有機結合,提倡餐飲企業通過有效開展垃圾分類,不提供免費打包袋等方式,指導餐廚廢棄物處理、合理資源利用。“將餐飲企業管理、餐飲場所、餐食加工、服務、餐食剩余、餐廚廢棄物處理等六個維度與餐食剩余量綜合考慮,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指標考量體系,更符合現代餐飲業發展的潮流趨勢。”
“作為餐飲企業,深知節約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的情況下,糧食安全越發重要。公司也已經在做節約餐飲方面的相關嘗試和探索,試圖建立相關的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將節約餐飲在企業內部的開展規范化、系統化、常態化。”朝陽區食品藥品行業協會會長文莉表示,“標準的發布實施對于行業協會內部各餐飲單位具有明確指導意義。我們也將通過踐行標準要求,不斷完善單位內控和質量管理,節約企業運營成本,更好實現企業綠色健康發展,同時積極將節約行為向廣大消費者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