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嚴峻形勢和繁重任務,我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又取得驕人成績。歲末年尾,繼往開來,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通過官方公眾平臺,盤點這一年來建筑鋼結構行業大事、要聞,經過企業、專家推薦,網上投票,推出年度行業十件大事。和往年相比:政府和社會對鋼結構推廣的期望值更高、對鋼結構產品的質量品質更加關注,同時,對“雙碳”背景下的鋼結構建筑節能減排效果、對采用鋼結構技術建造的2022年冬奧會場館、對輕鋼集成房屋在疫情防控中的貢獻、對鋼結構在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引領作用、對實現鋼結構上下游產業鏈融合發展給予更多期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實施意見》,再提:重點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
新聞回顧: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文件中明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重點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不斷提升構件標準化水平,推動形成完整產業鏈,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入選理由:城鄉建設是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文件強調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生態優先、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這是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一份重要的指導性文件,在未來城市更新行動、鄉村建設行動中,鋼結構住宅的推廣對加快轉變城鄉建設方式,促進建筑業的綠色轉型方面優勢明顯,“綠色”將成為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底色”。
二、國務院印發2030年碳達峰行動方案,將推廣鋼結構住宅納入城鄉建設領域碳減排的措施之一。
新聞回顧: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對碳達峰階段的工作進行總體部署,確定了2030年前碳達峰“十大重點行動”。其中在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方案中明確:“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推動建材循環利用,強化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管理。”
入選理由: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城鄉建設領域是降碳減排重點領域之一,為鋼結構建筑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鋼結構住宅的推廣,必須打通型鋼生產、鋼結構制作、工程施工和房地產需求合作通道,實現全產業鏈聯合協作與產品集成,突破推廣瓶頸、培育產業化力量,充分體現鋼結構建筑優勢。一批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行業重點企業開展的鋼結構建筑碳排放計算和減碳技術研究工作開始起步。
三、“十三五”期間“新時代十大鋼結構經典評選”活動揭曉。
新聞回顧:2021年國慶前夕,由中國金屬結構協會發起,經企業推薦、專家評選,反映我國新一代鋼結構工程生產、建造技術的十大工程出爐,以“北京新機場旅客航站樓”、“國家速滑館”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技術領先的鋼結構經典工程,展現了中國建造技術的新成就,新華社門戶網、新聞頭條等主流媒體對推出的“十三五”時期我國十大鋼結構經典工程予以宣傳報道。
入選理由:時代需要標桿、發展需要超越。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 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展“十三五”時期十大鋼結構經典工程評選活動,重點在宣傳新時代鋼結構工程領域的新成就,提高社會對鋼結構建筑了解與認識,增強鋼結構工程技術人員使命感、責任感。活動得到廣大鋼結構企業、會員單位、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和熱烈響應,主辦方收到專家、企業推薦了22項參賽工程,通過專家初審,對入圍項目網上投票,5天時間就有4000余人參與。
四、一批以鋼結構為主體2022年冬奧運場館工程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鑄就北京“雙奧之城”的美譽。
新聞回顧:2021年12月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12個競賽場館已全部完工并具備辦賽條件,確保冬奧會和殘奧會比賽場館和各項冰雪賽事的需要。2022年元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市、奧組委領導陪同下,視察了新建成的冬奧會主場館國家速滑館等工程,對鋼結構大跨度、大空間結構技術在國際運動賽事和體育場館建設中取得的成就,對鋼結構綠色建造技術應用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入選理由:彩帶飄舞的“冰絲帶”國家速滑館、美輪美奐的“雪如意”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工程,吸引了世界體育人和億萬觀眾目光。以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首都體育館等一批改建、翻新的比賽場館,成為冬夏項目場地雙向轉換的“雙奧場館”。“北京2022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延慶賽區場館設施建設項目”、“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項目”等一批為冬奧會配套的鋼結構建筑即將投入使用,鋼結構建筑工業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材料可回收利用、大跨度布局利于今后的功能性改造倍受關注。
五、2021年全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大會在武漢召開,聚焦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
新聞回顧:2021年5月全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大會在湖北武漢召開。大會以“綠色引領、智能建造,實現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筑協同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與精益制造、綠色建造的深度融合,推進鋼結構全產業鏈轉型升級。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全國鋼結構工程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及設計、施工單位代表近千人參與盛會。
入選理由:經歷了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的洗禮,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喜迎八方賓客,共話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將鋼結構行業盛會放在武漢召開,也是響應和落實黨中央關于對湖北省經濟搭把手、拉一把重要指示,動員行業優勢企業的資源,搭建產業合作平臺,推動地區建筑產業升級,助力湖北經濟復蘇的一個重要舉措,大會得到眾多會員企業的積極響應,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六、輕鋼集成房屋在疫情防控隔離用房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聞回顧:面對2021年疫情防控依然嚴峻的形勢,多地病例呈局部突發擴散快特點,各地繼續加大了采用輕鋼模塊房屋、集成箱式房屋建設防疫醫療和隔離用房的應用。如快速建成了廣州國際健康驛站、石家莊黃莊公寓等防疫隔離點,為打贏地區疫情防護戰、殲滅戰提供保障發揮重要作用,先后在河北、河南、深圳、陜西、天津、浙江等省市建成防疫隔離用房1200多萬平方米。
入選理由:輕鋼模塊化集成房屋裝配化率高、建設速度快,2021年針對疫情防控突發應急的特點,集成房屋行業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突出快速保障,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做的既可以根據需要現場搭建,也可以在工廠完成房屋模塊運到現場組建,實現可循環利用,做到換地不換房,模塊化房屋建造技術與質量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七、建筑企業資質改革,鋼結構專業企業向工程總承包企業就位是大勢所趨。
新聞回顧:2020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建筑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按照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大幅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簡化資質標準,將“鋼結構專業承包資質”并入“施工總承包資質”序列。2021年12月,住建部再次發布通知,決定將勘察、設計、監理、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統一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
入選理由:建筑企業資質是企業市場的通行證,將“鋼結構專業承包資質”并入“施工總承包資質”序列,將對鋼結構專業承包企業帶來前所未有機遇和挑戰,既要保持鋼結構專業特點和技術能力,又要向工程總承包企業管理實力就位,不可避免給鋼結構行業帶來資產重組和市場洗牌的變局,企業必須適應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新發展形勢的需要,補齊管理短板,不斷提高鋼結構企業施工總承包能力,以適應未來發展的要求。
八、住建部公布第一批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
新聞回顧: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結各地和企業經驗做法基礎上,發布了《第一批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清單》。確定124個案例為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其中鋼結構企業的相關優秀案例分布于智能建造全部5個類別。
入選理由: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后,智能建造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圍繞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等方面開展積極探索,在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較大進展。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實現智能生產、建造過程一體化協同化方面,鋼結構建筑優勢明顯,可復制經驗做法及案例的標準化程度高、可復制、可推廣特征突出。
九、四家“中”字頭行業協會發起成立“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工作委員會”。
新聞回顧:2021年11月,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聯合發起成立“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工作委員會”,開展了前期組建工作籌備,得到各協會會員企業的積極響應。住建部領導批示要求推廣應用工作委員會要圍繞“鋼結構住宅試點”、型鋼標準化構件應用等工作,凝聚行業資源,推進產業鏈協同與專業集成,推動政策落地等發揮作用。
入選理由:加快鋼結構與綠色建材深度融合,逐步實現型鋼構件標準化,構建產業協同創新生態圈。四家中字頭協會業務高度關聯,行業號召力強、技術資源雄厚,會員涵蓋開發單位、施工生產和鋼鐵生產行業。聯合成立工作委員會協助政府部門推動政策落地、整合產業資源、暢通合作渠道、匯聚技術英才、實現強強聯合、突破應用難題、開展技術創新、推廣示范工程等方面意義重大,體現了四家協會以實際行動落實中央工作部署的政治擔當和使命、責任。
十、成功舉辦了“金協杯”第二屆全國鋼結構行業數字建筑及BIM應用大賽。
新聞回顧:為深化 BIM技術在鋼結構工程中的實踐,創新 BIM 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機制,推動建筑鋼結構數字化及 BIM 技術應用的發展,2021年8月舉辦了“金協杯”第二屆全國鋼結構行業數字建筑及BIM應用大賽,大賽得到行業企業的熱烈響應,大賽共有149項參賽作品獲獎,其中特等獎 14 項,一等獎 20 項,二等獎 39 項,優秀獎 76 項。
入選理由:圍繞鋼結構行業智能建造和精益制造發展趨勢,開展鋼結構工程BIM技術應用成果和示范工程評選、表彰,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通過開展“金協杯”全國鋼結構行業數字建筑及BIM應用大賽等多種活動形式,水平高、實用性強,成為國內鋼結構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特色的信息化技術應用成果展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