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劉加軍 丁衛國 報道
記者 丁衛國 攝影
“工業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綠氫是促進流程工業低碳發展的關鍵,晉南鋼鐵發展模式實現了以氫能促進流程工業降碳的目標。” 11月18日至19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在“鋼-焦-化-氫+”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指出。
圖為會場。
圖為包信和。
會議由晉南鋼鐵集團承辦。來自鋼鐵、焦化、化工、氫能行業的專家學者和工信、金融、相關行業協會、重點企業的300余名代表共話“‘鋼焦化氫+’一體化發展”,探索傳統產業現代化轉型發展新路。包信和作《雙碳背景下過程工業脫碳面臨機遇和挑戰》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彭蘇萍,工業信息化部原材料司二級巡視員韓敬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黃導,晉南鋼鐵集團總裁張天福等分別進行了政策、技術分享和經驗交流。
彭蘇萍作《中國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指出:“晉南鋼鐵一體化發展模式及系列創新技術最大特色是融合,最大優勢是協同,耦合發展減碳降碳的成果令人鼓舞,下一步應做好示范推廣。”
圖為彭蘇萍。
韓敬友指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新形勢下,工業生產必須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紐帶,創新互聯互通、共生共贏的耦合發展新模式。晉南鋼鐵以煤氣為紐帶,通過加強一氧化碳、氫氣綜合利用,打造“鋼-焦-化-氫”循環產業鏈,在鋼鐵冶金與化工產業耦合低碳協同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希望產業界做好經驗總結,為后續推廣應用創造條件。
圖為韓敬友。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黃導(左)、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石巖峰(右)均認為,晉南鋼鐵充分挖掘了鋼鐵行業蘊含的充沛的綠色價值,開創了鋼鐵、焦化、化工、新能源耦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了產業鏈融通耦合發展的新方案。
中共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延峰表示,該市將以晉南鋼鐵為龍頭,帶動全市鋼焦行業大力推進氫燃料電池和儲氫裝備生產、氫能整車制造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山西省最大的氫能產業集群。
圖為王延峰。
“山西省將把‘鋼焦化氫+’一體化發展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抓手之一,將以鏈式集群發展為主攻方向,以一體化為目標,以‘+’為支撐,構建產業協同聯動發展的新格局。”山西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潘海燕強調。
圖為潘海燕。
張天福介紹了晉南鋼鐵發展“鋼焦化氫”一體化發展模式,他說,“鋼焦化氫”一體化聯產項目是公司持續探索取得的重大創新成果。該項目以煉鋼煉焦過程的尾氣作為原料,年產30萬噸乙二醇和15萬噸液化天然氣,實現“以化固碳”;副產的氫氣送至高爐進行氫能冶煉,同時還作為氫燃料電池重卡的能源,實現“以氫降碳”。該項目噸鋼綜合電耗、綜合能耗、碳排放量分別為行業平均水平的63%、87%、77%。
圖為張天福。
據悉,晉南鋼鐵集團作為臨汾本土企業,依托自身鋼鐵、焦化、化工的能源互補優勢,率先構建“鋼-焦-化-氫”綠色低碳全產業鏈。目前,晉南鋼鐵集團以煉鋼煉焦過程的尾氣作為原料,年產30萬噸乙二醇和15萬噸液化天然氣,實現“以化固碳”;副產的氫氣送至高爐進行氫能冶煉,可作為氫燃料電池重卡的能源,實現“以氫降碳”。
2023年以來,臨汾積極創建綠色運輸試點城市,推進以“油改電”“油改氫”為主的綠色運輸改革。當地依托鋼鐵企業、焦化企業、煤化工企業的運輸場景,在運營強度大、行駛線路固定的工業園區(礦區)開展氫燃料電池重卡短倒運輸、中長途運輸示范應用,以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應用示范,打造國內氫能產業高地。
參會人員在晉南鋼鐵集團參觀“鋼-焦-化-氫”整體運行情況。
圖為參觀。
當日,山西鋼焦化氫高質量發展咨詢委員會正式成立,并為專家代表頒發聘書。
圖為頒發聘書。
在“鋼-焦-化-氫”重點項目和焦化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14家企業在氫能物流,氫能運輸綜合項目,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及綠色氫能、焦爐氣制甲醇產液氨,焦炭采購供應等方面達成合作,簽約金額達到139億元。
本次活動由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主辦;中共臨汾市委、臨汾市人民政府、中共曲沃縣委、曲沃縣人民政府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