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實習記者 趙萍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2017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囑托鞍鋼早日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應該說,從那以后,鞍鋼歷屆領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推動改革,向改革要效益,統一用改革來破解鞍鋼當時求生存、謀發展的一個難題。”7月29日,鞍鋼集團總經理戴志浩在鋼協第六屆會員大會二次會議上這樣說道。
他表示,改革激發了鞍鋼集團這個老企業的新活力,成效顯著。2021年上半年,鞍鋼集團利潤總額達202億元,營業利潤率達到行業平均水平2倍,凈利潤、凈利潤同比增利、歸母凈利潤三項效益指標的平均排名為央企第13位,噸鋼利潤在鋼鐵行業排第2位。與此同時,他與大家分享了鞍鋼是如何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來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的。
一是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一方面是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賦予“鞍鋼憲法”時代內涵,推動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是推進董事會的建設。他透露,下一步,鞍鋼集團將通過股權多元化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二是適應從管生產到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轉變,深化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戴志浩介紹,通過實施差異化逐級授權體系建設,深化“總部機關化”問題整改,深化“1+3+5”(1指集團黨委統一領導,3指出資人監督、專業監督、專責監督體系,5指招標采購、財務共享、人力資源服務、審計、對外投資監管平臺)大監督體系建設,鞍鋼集團現在初步形成了集團公司管資本、二級子公司管資產、制造基地管生產的一個分工。
三是聚焦激發活力動力,深化市場經營機制變革。戴志浩介紹了主要措施,包括堅持業績決定用人、堅持效率決定用工、堅持效益決定薪酬、堅持多元多層中長期激勵機制。關于效率決定用工,他說道:“在鞍鋼集團勞動生產率沒有達到國內同行一流水平之前,勞動生產率每年提高10%,同時抓住這一時機,通過改革,加大智能制造、信息安裝建設等力度,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個數量級。”
四是踐行基本經濟制度實現形式,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戴志浩在這里舉了鞍鋼集團和建龍集團合作對鞍鋼集團工程技術公司進行混改的例子。他表示,通過引入高質量戰投,實現股權結構有效制衡,充分發揮各方股東積極作用,為企業改機制、增活力留足了空間,經營效益也得到明顯提升。
五是發揮典型引領帶動作用,多維度打造改革示范工程。一方面是落實國家抓好國企改革示范工程總體部署,包括深化“雙百企業‘改革、推進’科改示范行動”。另一方面是打造鞍鋼集團市場化改革樣板。“近一段時間內,鞍鋼集團在科技型企業改革方面力度非常大。”他表示,鞍鋼正在不斷學習,不斷進一步解放思想,并在這方面用足政策,做了一些有效探索,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六是推進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實現輕裝上陣。2020年,鞍鋼集團22.5萬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提前完成移交任務,15.3萬人的廠辦大集體改革基本完成。這2項長期想解決卻沒有解決的歷史難題基本解決后,鞍鋼集團從此“脫下棉襖游泳”,以嶄新形象進入“十四五”。“‘兩項改革’還獲得國務院有關領導的批示和肯定。”他說道。
七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推進改革向縱深邁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新階段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鞍鋼集團近三年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他介紹,2020年,鞍鋼集團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完成率為100%,預計今年底,三年改革行動總任務完成率將達到76%以上。
戴志浩同時談了他關于深化國企改革的幾點體會。一是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振興和國企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搞好國企改革的根本。二是觀念轉變是搞好國企改革的前提。三是建立靈活高效市場化機制是搞好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四是堅持黨的領導是搞好國企改革的重要保證。
最后,戴志浩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鞍鋼集團全面深化改革、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鞍鋼集團一方面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另一方面將充分發揮擁有4000萬噸鐵礦石的競爭比較優勢,把地下的資源調到地上來實現發展,在“頂級”的狀態下,通過深化改革贏得發展機遇,并用科學規劃引領發展方向,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推進鞍鋼集團“十四五”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