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顧學超 梅松 孫寧 實習記者 朱亞明 通訊員 孫力 攝影
新時代 新鋼鐵 新形象
——在紀錄片《鋼鐵脊梁》首播座談會上的總結講話
(2021年11月27日)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 何文波
從決定拍攝《鋼鐵脊梁》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期待著。剛才我們一起觀看了《鋼鐵脊梁》紀錄片的3個故事,心情很激動,我們的前輩、我們的同行剛才也談了同樣的感受。在此,我要代表鋼鐵行業感謝中宣部對鋼鐵的重視,感謝央視對鋼鐵行業的支持,更要特別感謝導演組所有同事,你們為鋼鐵行業做了一件大好事。要知道,影片的拍攝是在疫情流行非常嚴重的時期開始的,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難才完成了拍攝任務,我要對你們表示由衷的敬佩,謝謝你們!相信今天的首映又將成為我們心中關于鋼鐵的詩和遠方的美好記憶。
圖為何文波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候、在建黨100周年紀念會上,我們都曾相聚過,每一次我都感到心潮澎湃、記憶深刻。所以,借此機會,我想占用大家點時間,圍繞鋼鐵脊梁談幾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百年鋼鐵,苦難輝煌,是什么鑄就了不屈的鋼鐵脊梁?
《鋼鐵脊梁》紀錄片每集都在講故事。我也和大家分享3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要從一首歌謠講起。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可能都記得這樣一首歌:“大躍進,舉雙拳,恨天無路地無環。只要鋼鐵超英美,哪怕汗水漂起船!”雖然“大躍進”帶來的教訓是慘痛的,但這首民間歌謠卻充分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對鋼鐵的渴望。今天,大家在《鋼鐵脊梁》紀錄片里也將看到,2020年寶武集團一家企業的鋼產量就超過了美國和英國鋼產量的總和。新中國成立72年來,我們僅用47年就從缺鐵少鋼躍升為全球第一產鋼大國,建立了世界產業鏈最完備、規模最大的鋼鐵工業體系,2020年鋼產量達到10.65億噸,占世界鋼產量的56.7%,至今連續25年穩居全球鋼鐵生產和消費第一位。
是什么鑄就了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鋼鐵脊梁?是黨的領導。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下稱《決議》)系統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刻揭示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成功密碼。正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鋼鐵工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走向了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個故事:鋼鐵脊梁這個詞,現在可以查到的最早見諸報端的,是1987年7月21日《冶金報》上一篇題為《鋼鐵脊梁》的報道,報道了湖南省著名勞模、湘鋼老架工班長劉興福的事跡。從1977年到1986年,劉興福帶領架工班,排除187起高爐危難事故,為國家挽回幾百萬元損失。劉興福曾蒙受不白之冤被開除了黨籍。調到湘鋼后,他上了1300多個義務班,沒有向國家要一分錢加班費。這就是他默默向黨交納的黨費。落實了政策恢復黨籍時,他又一次將積攢了20多年的黨費交給了黨組織。湘鋼稱這種精神為脊梁精神。100年來,鋼鐵行業英雄輩出。正是對黨的赤誠和無私奉獻的報國情懷,鑄就了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的鋼鐵脊梁。
第三個故事:上世紀80年代,一輛桑塔納轎車的價格是20多萬元,現在奔馳普通款轎車的價格也是20多萬元。這背后是中國鋼鐵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大力推進汽車用鋼國產化做出的不懈努力。剛才大家在紀錄片里也看到了這個故事。現在,我國22大類鋼鐵產品中有19類自給率超過100%,其他3類超過98.8%,汽車用鋼、大型變壓器用電工鋼、高性能長輸管線用鋼、高速鋼軌、建筑橋梁用鋼等一批鋼鐵產品進入國際第一梯隊;鋼鐵技術裝備也躋身世界一流,大型冶金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從鄧小平同志1984年為寶鋼題詞“掌握新技術,不僅要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到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太鋼時鼓勵我們“再接再厲,勇攀高峰”,中國鋼鐵人在黨的領導下開拓創新,鑄就了服務國家戰略、滿足人民需要的鋼鐵脊梁。
《鋼鐵脊梁》紀錄片里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相信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將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奮斗所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歸納為“十個堅持”,這也正是鑄就百年鋼鐵脊梁的成功密鑰,更是我們新時代爭取更大勝利和榮光的行動指南。
央視決定影片播出時間的時候,我也馬上在朋友圈中積極轉發即將播出的消息,也得到了各方的熱情響應。
圖為何文波
第二點思考:新時代的中國鋼鐵,要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鑄就怎樣的更高更強的鋼鐵脊梁?
經過72年的砥礪奮斗,幾代鋼鐵人魂牽夢縈的鋼鐵強國的目標,正在我們這一代鋼鐵人手中實現。但是,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之后疫情時代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外部的挑戰和風險不容忽視,實現我們的目標,“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同時,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提出和國家“1+N”政策的出臺和落地,都將給我們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中國鋼鐵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我多次說過,近幾年行業不變的工作方向和重點還是那4句話:聚焦一個根本任務,全面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堅持兩大發展主題,綠色低碳發展和智能制造;著重解決行業三大痛點,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持續推進中國鋼鐵國際化進程。圍繞這“一個根本任務、兩大發展主題、三大行業痛點、一個重要進程”,我們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可以肯定的是,歷經百年風雨洗禮,已經站上中國競爭力最強的工業行業這一高度的中國鋼鐵,有信心、有能力在第二個百年奮進路上,不斷改革創新、克難攻堅、開拓進取,鑄就更高更強的鋼鐵脊梁。
我們將鑄就黨的領導下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鋼鐵脊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要求全黨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步調一致向前進。我們要緊密團結在黨的旗幟下,把思想統一到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上來,加強行業自律,大力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積極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鑄就綠色低碳、推進生態文明進步的鋼鐵脊梁。從兩年前15家中國鋼鐵企業聯合發布《中國鋼鐵企業綠色發展宣言》,到今年2月10日鋼協向全行業發出《推進鋼鐵行業低碳行動倡議書》、4月22日中國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成立,再到11月18日由中國寶武倡議并聯合全球鋼鐵業及生態圈伙伴共同發起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中國鋼鐵在走向充滿艱辛的碳中和之路上,不斷探索、勇毅突破。從全生命周期角度看,鋼鐵產品是可循環利用的綠色環保產品;從循環經濟的角度看,鋼鐵行業具有產品制造、能源轉換、社會廢棄物消納“三大功能”,決定了自身低碳屬性。我們相信,中國鋼鐵在工藝研究、新產品開發、新能源應用等方面持續不斷的新突破,將成為中國綠色低碳新征程上亮眼的看點;“鋼鐵是綠色的”這一概念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在全社會深入人心。這一部紀錄片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將鑄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鋼鐵脊梁。在不久前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鋼鐵行業上榜的10個項目中有2個獲得一等獎,這是“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首次在同一年度獲得兩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足見中國鋼鐵近年來在科技創新上發力之強勁、勢頭之迅猛、成果之顯著。創新不易,但我們別無選擇,前進的路上,失敗和挫折也在所難免,我們要有“余心所善、九死未悔”的境界和豪情,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集中行業內外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建成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和創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創新生態圈。
我們將鑄就智能智慧、帶動產業鏈升級的鋼鐵脊梁。中國鋼鐵工業已發展成為我國制造業門類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也是我國各大工業行業中最先進的產業。我們有能力、更有責任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產業革命契機,將5G等智能化技術融入鋼鐵制造和運營決策過程中,全面培育鋼鐵發展新動能,并以此為基礎賦能鋼鐵上下游產業鏈,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向著國際產業鏈的中高端協同邁進。
我們將鑄就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鋼鐵脊梁。下至深入地下數千米的石油鉆井用管,上至沖上云霄的航天器材,伴隨著中國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持續推進,“上天入地”的中國鋼鐵在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對中國鋼鐵快速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繼續打先鋒、開新路,繼續以嚴于發達國家數倍的標準大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積極探路綠色低碳轉型,為百姓帶去藍天白云、清水綠岸,把用鋼鐵產品助力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的腳步邁得越來越快、越來越穩。
我們將鑄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鋼鐵脊梁。從連續25年產鋼量居世界第一,再到世界最大鋼鐵企業億噸寶武橫空出世;從河鋼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到印尼德信項目投產、敬業收購英鋼、建龍收購馬來西亞東鋼,再到接連獲得越南河靜鋼鐵廠等海外大項目的中國冶建軍團,今天,世界鋼鐵已進入中國時代。我們將責無旁貸地走在時代前列,做好轉型升級的探索者、超低排放的引領者、合作共享的踐行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鋼鐵的力量。
圖為何文波
第三點思考:新時代、新鋼鐵,我們將怎樣重塑中國鋼鐵的嶄新形象?
剛才我在鏡頭上看到,在各個企業參加座談會的人員中,有很多宣傳領域的干部。其實我這里也想就行業宣傳談一點想法,大家共享。
過去多年,鋼鐵行業“傻大黑粗”的形象在百姓心里根深蒂固,《鋼鐵脊梁》紀錄片的播出是中國鋼鐵重塑嶄新形象的一次有益的嘗試。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繼續推動中國鋼鐵行業整體形象的根本性轉變。
第一,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創造新的更大勝利和榮光,是塑造鋼鐵新形象的基石。
細數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鋼鐵工業取得的成績,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鋼鐵工業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軍功章上最閃耀的功勛行業。
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向全黨發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偉大號召。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堅定初心使命,發揚百年鋼鐵勇于擔當、無私奉獻、銳意進取的光榮傳統,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將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改革開放初期,5元人民幣上還印有我們煉鋼工人的堅毅形象。如今,我們既要埋頭苦干,做得好才能講出好故事,又要學會主動講出鋼鐵好故事,讓“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彰顯中國鋼鐵人的自豪感與榮譽感!這也是我們最新一次鋼協會員大會提出的任務。
第二,加強行業宣傳工作,是塑造新形象的路徑。
黨中央明確提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我到協會工作之后一直在說,我們要順應行業發展需求和“互聯網+”的媒體環境發展趨勢,重構鋼鐵行業新聞宣傳體系。去年12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宣傳交流工作委員會成立,目的就是動員全行業的力量,構建“大宣傳”的格局,為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加強行業宣傳、講好中國鋼鐵故事,要求我們堅持宣傳工作的3條原則:一是要堅持黨對宣傳工作的領導;二是要堅持以鋼協宣傳交流工作委員會為依托、以中國冶金報社為重要宣傳主體,要善于整合協會、行業和媒體的力量;三是行業宣傳工作要聯系實際,圍繞中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和長期繁榮。《中國冶金報》是鋼鐵行業宣傳工作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定要支持他們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把行業宣傳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加強行業宣傳、講好中國鋼鐵故事,要求我們要圍繞“三個面向”加強宣傳工作:一是面向企業內部的宣傳工作,每個鋼鐵人都要為改善鋼鐵形象做出貢獻;二是面向全社會的宣傳輿論工作,努力爭取各級政府和廣大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三是面向全球,積極開展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溝通,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國鋼鐵對推進世界鋼鐵健康發展和維護世界經濟秩序的積極作用。
加強行業宣傳、講好中國鋼鐵故事,要求我們要做好“四個重點”工作:一是重點宣傳中國鋼鐵正在進行的以綠色發展為主要特征的史無前例的革命性產業變革;二是重點宣傳中國鋼鐵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優異表現和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礎和支撐作用;三是在認真總結的基礎上,重點宣傳中國優秀鋼鐵企業的“發展之路”和“經營之道”;四是重點宣傳在技術創新上取得突破和獲得成就的集體和個人,為中國鋼鐵實現新的技術跨越積聚正能量。
第三,相關各方眾力共舉,是塑造新形象的保障。
這幾年,鋼協牽頭組織開展了幾次“中央媒體進鋼企”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讓中國鋼鐵工業繽紛多彩的顏色展現在公眾眼前。我們要繼續辦好這類活動,為政府部門、媒體充分了解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鋼鐵提供機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塑造新時代新鋼鐵的嶄新形象,離不開方方面面的支持。希望通過各方眾力共舉,讓中國鋼鐵的百年奮斗故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故事,在新征程中久久傳揚,被社會公眾津津樂道,為行業發展提振信心、凝聚起更為磅礴的奮進力量。
朋友們,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必將引領我們再鑄新榮耀、再創新輝煌。即將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播出的紀錄片《鋼鐵脊梁》,也必將以其史詩巨制的震撼力,激發我們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和信心。
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在這個世界上,一切有力量、有高度的現代建筑和人工物體,無一不是鋼鐵的杰作。是鋼鐵支撐起這個世界,也是鋼鐵改變了這個世界。朋友們!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新時代的中國鋼鐵已經整裝再發。為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鼓與呼,也請從此刻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