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趙萍 報道
“綠色低碳既是鋼鐵行業、企業發展的艱巨任務,也是重大機遇,我們要主動抓緊行動。誰的發展水平高,資源就一定會向誰聚集。”9月8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在2023第四屆全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大會上表示,一定要把綠色低碳發展與穩增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柱型產業作用,為工業穩增長、經濟平穩運行做出更大貢獻。
圖為張海登
會上,張海登就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談了3點看法。
一是以產業創新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睆埡5钦J為,鋼鐵工業當前推進“雙碳”工作,主要有以下4條實施路徑。一是從規模上進行調控,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嚴禁新增鋼鐵產能,摒棄增產不提質的粗放式發展模式;二是從工藝上進行優化,如有序發展電爐鋼,推動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三是從技術上實現跨越,發展氫冶金及碳捕捉、碳封存等綠色低碳技術;四是從結構上進行調整,包括產業鏈協同降碳、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等措施。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產業創新力度,尤其是鋼鐵行業。”張海登表示,鋼鐵行業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技術創新(氫冶金)、工藝優化(電爐鋼)、產業耦合(智能制造),以產業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以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發展重點工作。“在這個方面,我們認為,應該重點開展以下3項工作?!睆埡5钦f道。
一要推動氫冶金等綠色低碳技術產業化攻關?!耙詺浯?,這是鋼鐵工業根本性的技術變革?!睆埡5墙ㄗh,有條件的鋼鐵企業應在氫冶金等技術創新方面積極作為。他介紹,今年工信部對此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如《關于組織開展低碳冶金技術攻關項目推薦工作的通知》明確對符合先進低碳冶金工藝技術條件的項目,給予產能延期置換政策支持,延緩期限不超過5年,并支持了“氫氣豎爐-綠色電爐零碳短流程冶煉高品質特殊鋼技術”攻關項目,希望通過攻關,不斷創新高端鋼材生產工藝,實現近零碳排放。
二要積極推進電爐鋼產業有序發展?!鞍l展電爐煉鋼,以廢鋼代替鐵礦石,這是當前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最可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睆埡5墙榻B,2022年,工信部聯合四川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部制定了《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程的實施方案》,充分發揮四川省電爐短流程產業基礎好、水電等清潔能源豐富、廢鋼資源稟賦突出等優勢,開展全鏈條、全方位的探索實踐,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今年5月份在四川瀘州舉辦的全國電爐鋼推進大會匯聚行業力量,共同推進電爐鋼產業發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電爐煉鋼主要使用到廢鋼,而我國廢鋼目前還存在一些制約發展的因素。依我看,受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和各方面因素影響,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轉爐、高爐還有20年時間,因此我們在新技術開發上務必要主動發力、積極作為?!睆埡5潜硎荆跋乱徊?,我們將繼續積極推進電爐鋼發展,計劃到2024年前遴選出5家左右優勢標桿企業,形成可推廣的產業模式?!?/div>
三要促進鋼鐵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張海登表示,鋼鐵工業是典型的流程工業,具有工藝流程長、原料種類繁多、工況環境復雜等特點。鋼鐵生產過程中的大物質流、大能量流協同優化,以及產業間的耦合降碳等都離不開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離不開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前期,我們組織行業專家編制了《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擬于近期對外印發。”他透露,下一步,工信部擬開展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持續推進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
“另外,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發展,鋼鐵行業可以提供質量更好的產品。通過產品質量的提高,來減少鐵礦石使用量,也是我們企業的一種責任?!睆埡5钦f道。
三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穩增長工作的重要內容。張海登介紹,今年8月21日,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下稱《方案》),重點從技術創新改造、鋼材消費升級、供給能力提升、龍頭企業培育等方面提出4項行動、12項內容,推進鋼鐵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其中綠色低碳是重要內容。
張海登指出,《方案》中提出的超低排放改造、極致能效改造、綠色運輸改造、低碳冶金示范項目等,是目前鋼鐵行業開展的重點工作。他同時介紹,對于綠色發展水平高的企業,《方案》中也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環保管理等政策”“研究制定鋼鐵規范企業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建立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支持開展‘對標挖潛、技改升級’,打造若干家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具有代表性成果、發展質量高的鋼鐵示范企業”“對于低碳冶金、氫冶金、環保績效達到A級且能效水平先進的電爐煉鋼、承擔關鍵技術攻關等符合高質量發展方向的鋼鐵項目不納入‘兩高一資’項目管理”等。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