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巍 通訊員 梁夢穎
今年初以來,河鋼集團張宣科技技術中心深入對接高端特材市場,尋求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新的發力點,在高端特種材料提質降本、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做足、做好文章。今年前11個月,該公司成功開發高端熱作模具鋼H30、高溫承力件用合金鋼U5系列新產品共20個,為競逐高端特種材料“藍海”再添動力。
工藝優化、提質降本 “雙管齊下”
12月7日,在張宣科技特材產線,取料機伸出“巨鉗”將一塊燒得通體發紅的鍛件從電加熱爐中取出,送至45MN快鍛機下,鍛壓機不斷捶打鍛件,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為進一步提升鍛材表面質量,11月份以來,我們開展工藝攻關,通過優化溫度、火次與變形量的匹配關系,鍛材表面凹坑、結疤現象得到明顯改善,表面質量合格率提升6%。”該公司技術中心特種材料研究室二級主管賈明雪說。
第4季度以來,張宣科技技術中心特種材料研究室持續開展產品質量提升專項攻關,進一步加大工藝控制環節管控力度,對冶煉、鍛造各環節進行定期檢查,全流程跟蹤品種鋼生產,強化過程控制。從產品工藝方案的審核到原料采購標準的制定,每一個關鍵參數的制訂和調整都經過技術人員數次的模擬計算和技術探討。“尤其是我們首次采用自主創新工藝鍛造的某牌號高品質熱作模具鋼,其顯微組織評價平均在AS4級(尾部取樣半徑1/2)以上,沖擊功平均提升8焦耳,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賈明雪對此十分自豪。
在質量提升的同時,成本降低也是重要一環。合理調整各類原料加入比例,降低入爐鋼鐵料成本;提高元素成分中下限內控率,降低貴重合金使用量;提高鍛壓控制精度,減少精整損失量……賈明雪帶領團隊成員結合電爐生產實際,不斷優化生產工藝。1月—11月份,該公司熱作模具鋼H13原輔料、耐材和能耗成本總計降低10%,鎳基合金H80A成本降低1%。
“后續,我們將進一步固化不同系列產品的工藝方案,深入挖掘和發揮電爐工藝優勢,不斷降低成本,不斷開拓高品質模具鋼、不銹鋼和鎳基合金定制化市場。”對于下一步工作,賈明雪成竹在胸。
對接市場、產品研發 “量身定制”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張宣科技聚焦特種材料這一關鍵領域,搶占新賽道,落下“先手棋”。
12月8日一大早,張宣科技技術中心特種材料研究室主任馬瑞楠已經坐在了辦公桌前,他眼睛緊盯著電腦屏幕,手里一刻不停地敲擊著鍵盤,“為上海某客戶定制研發的高端熱作模具鋼已經具備生產條件,必須盡快簽訂技術協議。”
企業要保持盈利性增長,就必須開創全新“藍海”市場,新產品研發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接到一筆新產品訂單后,我們會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可行性調研,測算生產成本與客戶報價的差值,能夠產生效益,才能編制、簽訂技術協議,制訂開發方案并進行生產。”馬瑞楠說道。
今年初以來,該公司技術中心人員深入調研市場,全面了解終端用戶加工工藝和質量需求,進一步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對擬開發品種提前開展工藝及產品性能研究,在流程式、批量式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向個性化、差異化的特材產品供應商轉變,更好地為客戶量身定制產品。1月—11月份,該公司成功開發高端熱作模具鋼H30等新產品20個,其中8407模具鋼V形缺口沖擊功最高達22焦耳,性能指標進入國內特材行業第一梯隊。
《中國冶金報》(2023年12月20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