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恢復,我國工業企業效益正明顯改善。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8%,由連續兩個月下降轉為正增長,利潤增速較上月回升7.3個百分點,呈加速恢復態勢。專家預計,今年下半年在需求回暖、供應鏈保障水平提高等情況下,工業企業利潤將繼續保持回暖態勢。
企業利潤恢復加快,行業利潤分化情況有所改善
“6月份,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實施穩經濟系列政策措施,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扎實推進,企業利潤恢復加快,當月利潤由降轉增,行業結構有所改善。”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
復工復產效果在6月經濟數據中集中顯現。朱虹指出,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企業營業收入增長8.6%,均連續兩個月回升,較4月份的低點分別提高6.8和7.2個百分點,收入增速已接近近年平均水平,生產銷售繼續邊際改善,企業效益逐步恢復。
統計數據顯示,多數行業利潤回升,部分行業利潤增長較快。6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占56.1%。有2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為51.2%,其中15個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裝備制造業對工業企業利潤的拉動作用明顯。6月裝備制造業利潤由5月份同比下降9.0%轉為增長4.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5月回升4.0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行業利潤增速顯著回升,對工業企業利潤回升拉動最為顯著,也帶動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速明顯上行。
“6月份下游制造業、消費相關的行業利潤都有明顯恢復,這表明我國保供穩價政策的效果還是比較突出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上游行業利潤增速有所減慢,下游行業的效益逐步修復,利潤的行業分布向均衡方向發展,由產業鏈供應鏈的斷點、堵點導致的效益不均衡的情況有積極的調整和改善,這也表明我國在保供穩價方面的工作是有明顯成效的。
中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陳興指出,6月工業企業數據呈現兩方面的向好,一方面,行業間利潤有所收斂,6月采礦業利潤增速有所回落,原材料類行業盈利保持較高增速,中游裝備制造業盈利增速回落,而下游消費品制造業盈利增速回升,整體來看,行業間利潤有所收斂。另一方面,企業步入主動去庫,6月末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增速延續下行。
采礦業利潤占比依舊較高,后期利潤增長有望保持平穩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中下游行業效益持續改善,工業三大門類利潤增速差距有所縮小,但上游采礦業利潤占比依舊較高。數據顯示,6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77.9%,增速較上月有所回落。
“盡管當前海外地緣關系未有明顯改善,但在需求側的部分因素影響下,國際能源價格震蕩下行,疊加國內保供穩價政策有序推進,能源價格有望逐步平穩,采礦業利潤占比或將隨之下降。”中銀國際陳琦表示。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指出,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下行周期,疊加美聯儲持續加息,以及歐洲央行超預期加息50個基點,預計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大概率繼續承壓。因此,后期采礦業利潤增速大概率下行,而制造業與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速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但是考慮到后期全球經濟增速下行導致出口增速承壓,預計制造業利潤增速短期內大幅上行的概率較低。
展望后期,張立群表示,從當前工業企業利潤和整個宏觀經濟恢復的形勢看,預計今年下半年在需求回暖、供應鏈保障水平提高、疫情防控和穩增長保民生全面協調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利潤將繼續保持回暖態勢。
從收入來看,國聯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樊磊表示,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反彈對沖了工業品價格同比的下降,推動收入增速繼續回升。每百元收入中的成本繼續下降,且降幅超越去年同期,推動了利潤增速的改善;但是6月費用率的回升略微偏快,可能少許拖累了利潤的反彈。“預計下半年工業生產仍有回升空間,利潤增長有望保持平穩。”
“考慮到目前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仍處低位,且企業成本壓力仍在增長,工業企業的經營壓力仍然較大。我們預計,隨著前期促消費和擴投資政策的落地見效,經濟恢復速度將逐漸加快,也會帶動企業盈利修復明顯提速。”陳興表示。
“總體看,工業企業利潤恢復加快,利潤行業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仍處低位,企業成本持續上升,企業虧損面仍然較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多困難。”朱虹指出,下階段,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推動穩定工業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不斷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需求,加大減稅降費、助企紓困力度,為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創造更多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