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由中冶南方自主研發、設計、調試的轉爐下渣檢測系統,在柳鋼集團防城港鋼鐵基地2號、4號轉爐相繼投產,實現了轉爐下渣零誤報、零漏報,自動擋渣成功率達100%,性能指標遠超國內外同類產品。
轉爐下渣檢測系統,是一套用于轉爐出鋼過程中實時檢測鋼渣含量的工業系統。該系統采用遠距離無接觸的紅外線測量方式和圖像深度學習算法,對轉爐出鋼過程進行分析和監控,通過與滑板擋渣系統的自動配合,最大限度地減少下渣量。
該系統利用爐渣與鋼水在長波紅外光譜區域輻射系數不同的特性,通過分析紅外成像的溫度場矩陣數據來準確檢測鋼水帶渣量,可根據轉爐出鋼口鋼流的下渣情況發出操作提示,并與擋渣系統自動聯動,提醒操作工進行傾爐、抬爐操作,并在出鋼結束時刻自動關閉出鋼口。這樣可有效減少鋼包渣層厚度,降低鋼水夾雜物含量,顯著提升鋼水質量。
該系統以機器視覺替代人工,智能判斷出鋼結束時間;與滑板擋渣系統自動聯動,及時關閉出鋼口,最大限度地減少下渣量,提升鋼水純凈度;采用高速、高分辨率焦平面成像系統及圖像深度學習算法,提升圖像分析精度及鋼渣識別準確度;使用自適應鋼渣閾值設定技術,提高鋼渣檢測的準確性,防止鋼渣漏報;使用爐口溢渣檢測技術和煙霧檢測技術,防止爐口渣和煙霧引起的誤報警。
該系統人機交互便捷、高效:提供直觀的、實時的鋼流畫面,用不同顏色區分鋼水和鋼渣,用柱狀圖顯示瞬時鋼渣含量,用趨勢曲線顯示歷史鋼渣含量;提供出鋼下渣歷史數據查詢功能,用于下渣分析。
轉爐下渣檢測系統的投運,可降低煉鋼人工勞動強度、提升鋼水質量,為企業節約人力、物力成本,具有較高的經濟、社會效益。融合該系統的中冶南方自動出鋼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武鋼、鄂鋼、漣鋼,真正實現了爐后操作無人化。 (南方)
《中國冶金報》(2020年09月03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