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苓)為進一步規范陜西省青山尤其是秦嶺范圍內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秩序,4月下旬,陜西省政府再次印發《陜西省青山保衛戰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行動“亂采亂挖”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繼今年2月中旬陜西省政府公布《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方案》之后采取的又一有針對性的重要舉措。
《方案》明確整治工作重點:未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擅自從事礦產資源勘查、建設和生產的“亂采亂挖”現象;安全設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手續不完備的“亂采亂挖”現象;不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進行建設、生產的“亂采亂挖”現象;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擴壺爆破、掏底崩落、掏挖開采、“一面墻”開采等落后工藝的“亂采亂挖”現象;相鄰采石場采礦許可范圍之間最小距離不足300米的“亂采亂挖”現象;尾礦庫回采再利用未履行審批手續的“亂采亂挖”現象;打擊非法采礦、越界采礦和破壞性采礦等活動,查處在河道、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地等區域非法采砂、取石、取土等行為。
《方案》要求,相關部門要堅持從嚴監管落實鐵腕執法,對陜西省青山尤其是秦嶺范圍內發現的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規定的“亂采亂挖”現象,在責令限期整改的同時,要通過采取上限處罰、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列入“黑名單”、媒體曝光等措施,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對明知故犯、屢禁不止、拒不執行監管指令的,依法依規從嚴從重查處;同時要注重源頭管控,突出防患未然,嚴格執行《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陜西省開山采石削山建房管理辦法》等規定,對秦嶺海拔2600米以上禁止開發區的礦山項目不予許可,限制開發區、適度開發區內的項目嚴格安全準入標準;規范露天采石作業行為,采用中深孔爆破技術,嚴格執行分層、分臺階開采;開山采石禁采區內現有采石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的,不再辦理延續手續;堅決查處和打擊威脅安全生產的“亂采亂挖”行為,堅決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非煤礦山。
《中國冶金報》(2019年05月08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