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通訊員 謝鵬洲 通訊員 洪萬有 全興苗
前不久,方大炭素加工廠提報了一個西門子備件采購計劃,費用為11萬元。該公司采購部接到采購計劃后,卻并沒有急于進行采購。
“問問加工廠這些需要采購的備件是否可以修復使用?”該公司采購部部長段君山對業務員提出了要求。
“部長,您真摳門,換新的得了,這錢也不多呀!”業務員嘴里嘟囔著。
“能省就得省,咱們是公司控制生產成本的第一關,如果是咱們自己家里的事,你還會這樣大方嗎?”段君山語重心長地說。
業務員不吭聲了:“好吧,我和加工廠聯系。”
該公司加工廠反饋的信息是:這些備件可以修復,但我們沒有這個技術能力,要修復必須和西門子廠家進行聯系。
聽到這個反饋信息,段君山很興奮,立即指示業務員和西門子公司進行聯系洽談。西門子公司很快有了回應:修復需要4萬元費用。
“采購同型號的西門子產品需要11萬元,修復只要4萬元,這一下就省了7萬元,太好了。馬上組織備件返廠西門子!”段君山隨即派業務員與西門子公司相關人員進行對接。
和西門子的維修合同簽訂了,舊備件很快運到了西門子廠家。十幾天后,這批舊備件煥然一新地回到該公司加工廠。
該公司加工廠很快把這批維修好的備件更換到設備上。運行一段時間后,該公司加工廠職工反映效果不錯,和新的一樣。段君山聽到這個消息,開心極了。